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他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
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很多好政策。從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到為中小企業紓難解困,從推動復工復產到為困難群體兜底,從金融財政幫扶到提升政府服務水平,方方面面、無微不至,極大地凝聚了人心、增強了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含金量”十足,穩就業、助脫貧、促消費……充滿溫度的政策措施讓市場主體和老百姓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感。
穩穩的幸福感來自什么?來自政策紅利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來自煩心事堵心事得到了解決,來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而這些都要我們的黨員干部和職能部門以國之大者的胸懷,用心用情落實決策部署,盡心盡力維護群眾利益,在抓落實中體現責任擔當、提升服務水平、彰顯為民情懷。
非常時期更加考驗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好政策之所以稱其為“好”,不僅在于政策設計初衷上的惠民利民,更在于執行環節上的不折不扣。不讓好政策卡在“最后一厘米”是抓落實至關重要的一環。例如,在推動復工復產中,猶如“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怎樣才能更加快捷地到達小微企業?網上申報流程能否再簡化一些?證明材料能否跨區域跨部門互認?這些都說明好政策必須跑贏“最后一厘米”,才能到達百姓的心坎里。這才是克服疫情影響,加快社會秩序恢復最應有的姿態。
狠抓落實,善抓落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和責任主體,讓政策實施步步有著落,件件見真章;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督問責,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不作為、亂作為現象要堅決問責,對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更要堅決反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但政策落實中的“信息孤島”等障礙和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破除部門機構之間的信息壁壘,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真正讓事好辦,才能把事辦好。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