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非
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
建議建立疾病防控“預備役”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在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尤其是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建設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認為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疾病預防控制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公共衛生人力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他建議,應在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部門主力軍作用的基礎上,挖掘現有公共衛生人力資源,將醫療機構、醫學院校、研究機構的公共衛生人力資源和已退休的高級別公共衛生人員納入統籌管理,充實疾病預防控制后備力量,建立起一支疾病預防控制的“預備役”。
徐明非認為,這支隊伍的人才組成應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將醫療機構、醫學院校、研究機構的公共衛生人力資源和已退休的高級別公共衛生人員納入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籌管理,并按照區域、層級劃分若干連隊。

“平時,這些專業人員在各自的單位(機構)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等相關公共衛生工作,保障與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聯系溝通。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一線公共衛生防疫隊伍力量不足時,可由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統一調度,迅速組隊,作為第二梯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徐明非說,為有效保障這項工作的開展,國家可在制度層面制定相關規章,明確單位(機構)和個人加入“預備役”承擔的義務。同時,將履行“預備役”義務情況納入對醫療機構進行等級評審的指標體系,對 “預備役”人員給予防疫津貼補助或是在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等;對在“預備役”服役期間,不服從 “預備役”管理制度的人員,或是專業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予以淘汰,確保 “預備役”制度落地落實。
在加強“預備役”人員專業素質方面,徐明非建議,要建設“預備役”人員訓練基地,建立常態化輪訓制度,加強對“預備役”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公共衛生應急訓練,為“預備役”人員創造實際參與疾病預防控制的機會。明確“預備役”人員每年參訓不少于N天(參訓期間發放訓練津貼),且要通過訓練考核等。在“預備役”各連隊間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提高“預備役”人員專業素養,訓練一支專業能力強的疾病防控作戰后備力量。
各界導報記者 唐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