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孫高菊)4月21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強生態狀況和遙感監測,支撐打好青山保衛戰,從今年起,省生態環境廳正式啟動秦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作。
實施秦嶺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主要監測秦嶺生態狀況和秦嶺北麓流域面源污染。其中,對秦嶺北麓流域面源污染進行遙感監測時,主要以流域陸源污染控制與水環境改善為核心,構建秦嶺北麓渭河流域(陜西段)面源污染評估模型方法體系,掌握流域面源污染的時空變化特征,識別面源污染來源,通過小流域地面監測驗證示范工作,為流域陸源污染控制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政策支持。
這項工作的開展,將為我省生態狀況中長期評估、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考核以及強化各類保護地的綜合監管等提供服務,為流域陸源污染控制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政策支持,進而提升優化我省的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為構建全省“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體系提供示范應用。
今年省生態環境廳將從空氣質量監測和預測預報、水環境質量、土壤和農村環境等八個方面開展監測工作,目前這八項工作已列入《2020年陜西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并印發實施。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