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孫高菊)3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陜西省總工會:多措并舉幫助職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
疫情期間,為給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省總工會下發了《關于助力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產工作的意見》。同時,省總工會還與人社廳、工商聯等單位聯合印發《穩定勞動關系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企業集體協商工作指南》,建立起79個勞動關系監測點,協助企業和職工解決具體困難500多個。
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表示,省總工會還采取了五項具體措施助力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一是與相關部門聯手聯動,運用融媒體向廣大職工群眾宣傳解讀我省出臺的各項惠企惠民政策。二是深入中小微企業開展專題調研,找準問題癥結,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對策建議。三是借助全國工會就業服務平臺,實現用工企業和崗位信息共享。四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職工的援助、救助幫扶力度。五是建立“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化解聯調機制,依法參與調處化解勞動糾紛,維護職工隊伍和諧穩定,構建企業和職工命運共同體。
◆共青團陜西省委:號召230余萬團員團干投身防疫一線
疫情發生后,共青團陜西省委第一時間發出倡議,號召9.6萬共青團組織和230余萬團員青年、團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黃華介紹,在疫情最為肆虐之際,團省委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社區聯防聯控服務,號召1.8萬名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投入社區聯防聯控,招募10031名專項青年志愿者,重點面向一線醫護工作者及其家庭開展生活用品幫辦、交通往返幫助、老人關愛服務、家庭日常照料等志愿活動7072人次。
團省委還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課業輔導、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招募中小學志愿教師5679名、志愿大學生5400名;省市兩級12355青少年服務臺累計值守專家342名,接受心理問題電話及網絡咨詢1870件,指導開展心理疏導公益直播課程50次,制作“心心知我心”系列原創心理疏導課程51節。
◆陜西省婦女聯合會:打好巾幗戰役,助力脫貧攻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陜西省婦女聯合會突出“聯”字優勢,共發動全省各級婦聯35萬執委、30萬巾幗志愿者、1316萬家庭及各團體會員、女性社會組織等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據陜西省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楊樂介紹,面對疫情給婦女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省婦聯及時出臺指導意見,號召廣大婦女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巾幗脫貧,扶持手工、家政、電商、種植養殖等產業,開展網絡扶貧,組織網上公益培訓,與淘寶、拼多多、看點直播等平臺加強合作,開展產品義賣、果蔬配送、消費扶貧等活動,積極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疫情期間,省婦聯高度注重婦女兒童關愛和保護工作,協調衛健、民政、教育等部門,專門出臺了《陜西省婦聯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切實做好維護婦女權益工作的意見》,對孕期哺乳期女性勞動保護、消除女性就業歧視、防止受感染或疑似病例婦女遭受歧視、反家庭暴力等提出了相應的處理辦法。
◆陜西省慈善協會:共募集疫情防控款物10020.55萬元
“截至3月11日,我們共募集疫情防控款物10020.55萬元,其中募集資金7031萬元,物資折價2989.55萬元。”陜西省慈善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榮杰表示。
據介紹,陜西省慈善協會先后向唐都醫院、省傳染病醫院、交大一附院等醫療機構捐贈了價值705萬元的醫用防護服、隔離服、口罩、手套、護目鏡、消毒液、負壓隔離艙、負壓救護車等緊缺物資;先后分六批向湖北省和武漢市捐贈價值1510萬元的物資和資金。2月8日,首批捐贈價值450萬元的4萬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運抵武漢金銀潭、同濟等醫院。2月28日,又用三天時間緊急籌集了價值300.6萬元的急救轉運呼吸機、負壓隔離艙、負壓救護車、醫用隔離衣等急需醫用物資運往湖北。
在積極募集物資和善款的同時,陜西省慈善協會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社會捐贈款物管理工作,制定了公開募捐、物資采購、項目實施等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及時了解需要社會捐贈的定點醫院和物資需求,關注疫情防控需求和社會捐贈意愿的變化,確保每一筆捐贈款物全部及時用于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