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榮)3月2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復工復產有關情況和陜西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我省146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截至目前,已有22批次146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陜西醫療隊在湖北奮戰,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為援助湖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陜西力量。”省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說,在地方派出的醫護人員中,公立醫院約占三分之二,民營醫院約占三分之一。
據介紹,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整體能力突出、隊伍結構合理、政治素質過硬,制定的“生產安全八項鐵律”、病區“一體化、兩崗位、三線制、四定床、五補充”制度等管理經驗,首創的“三聯三快速”新療法,受到當地和其他省份醫療隊的肯定,在支援湖北醫療救治工作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截至3月2日8時,我省累計救治患者1770人,其中重癥和危重癥患者623人,累計治愈出院患者798人。
我省擬出臺旅游業恢復發展預案
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孟寶民介紹說,截至目前,全省星級飯店已恢復營業120家,占總數的35.3%;全省A級旅游景區已恢復開放179家,占總數的38.9%。
孟寶民說,為指導全省域景區有序開放營業,省文旅廳發布《陜西省室外開放式A級旅游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南》30條措施,指導疫情低風險地區恢復開放,疫情中風險地區逐步有序恢復開放。3月10日前將完成向旅行社暫退80%質量保證金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還266家旅行社質量保證金6523.18萬元。
為減輕疫情對全省文藝院團創作演出的影響,制定印發《關于應對疫情影響扶持全省文藝院團發展的通知》,圍繞項目資助、市場擴展、服務購買、平臺搭建、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部署安排。目前,正在積極制定《陜西省旅游業恢復發展預案》,并擬于近期出臺。
疫情期間“長安號”正常運行
“我們堅持一手抓好口岸疫情防控,一手抓好促進外貿穩增長,出臺了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22條措施,6條用于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快速通關,16條用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外貿穩增長。”西安海關副關長應小莉說,為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西安海關采取“四簡四快”措施,簡化企業登記注冊/備案手續,簡化加工貿易延期辦理手續,簡化核銷手續,從簡從快辦理行政處罰;加快進境檢疫審批、準入評估工作進度、口岸驗放速度和實驗室檢測速度,加快審批農產品食品《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符合要求的隨報隨批。
為全力保障中歐班列“長安號”運營,西安海關設立專門受理窗口,開辟7×24小時預約服務和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為相關物資辦理通關手續,對進口捐贈的疫情防控物資實施即到即放,保證“零延時”。同時,西安海關推行“非接觸式辦公”,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貨物順利通關。
商洛市各縣區均為低風險區
商洛是陜西東南門戶,位于鄂豫陜三省接合部,有3個縣、9個鎮、22個村與湖北接壤,是我省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
“截至3月1日24時,我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例,其中治愈出院6例,住院治療1例、目前病情平穩。現無疑似病例。”商洛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復工復產工作組組長、市政府副市長劉偉介紹說,目前各縣區均為低風險區。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商洛市放開貨運物流限制,保障企業生產物料和產品銷售的道路運輸暢通,對重點企業進行“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送,累計為企業及重點項目投放貸款18.9億元。截至目前,商洛市規上工業企業開工233戶,開工率達到81.2%,18個續建省級重點項目復工9個,復工率50%。為確保畜牧生產,商洛市全面落實生豬生產恢復政策,啟動建設大型生豬規模養殖場7個,能繁母豬存欄連續4個月增長,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畜禽產品有效供給。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