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阿姨!”2月26日上午,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2歲8個月大的小姑娘綿綿(化名)在一群醫護人員的簇擁下,“明星”般地向眾人這樣告別。嚴格來說,小綿綿不算病人,但她卻受到“超規格”護理。對這個不到3歲的小姑娘來說,她可能現在都搞不明白,近一個月時間,見不到媽媽、姥姥、姥爺這些親人到底為啥?和醫院的醫生護士阿姨相處的這段時間,她歡快的笑聲總是回蕩在她一個人專用的獨特“病房”里,她更不知道這一切是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換來的。

2月3日,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來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2歲8個月的小女孩綿綿。不久前,小綿的媽媽確診為新冠肺炎(系1月25日銅川首例確診患者的外甥女),送進了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進行隔離治療。平常小綿綿與母親形影不離,但這次,作為密切接觸者,她們需要分別隔離觀察治療。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離開媽媽?離開后誰又能照顧她呢?
疫情突然降臨,情況十分緊急。當時,銅川的幾例病例都是輸入性病例。為防止疫情蔓延,在第一時間救治確診患者的同時,銅川市上上下下都在緊張地進行著聯防聯控的抗“疫”工作。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齊上陣,千頭萬緒要應對。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銅川市委書記楊長亞百忙之中沒有忘記小綿綿的照護之事。他專門指示有關部門,安排專人照顧小綿綿,一定要把孩子照看好。銅川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郭春麗說:“楊長亞書記,李智遠市長,李榮副市長對小綿綿的隔離觀察非常關心。”記者了解到,當時,專家組專門針對小綿綿定制了詳盡的《醫學隔離監管照護方案》,書記、市長經常打電話過問小綿綿的情況,要求把孩子的隔離管護工作做扎實。最后,決定由銅川市人民醫院負責,王益區政府配合做好小綿的醫學隔離監管照護工作。就這樣,由8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媽媽團”們承擔起了24小時精心照顧、護理小綿綿的任務。

為了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護,銅川市人民醫院專門規劃出隔離病區3樓專層來對小綿綿進行照護。“市上成立了醫學隔離監管照護小組,從我們市醫院和王益區抽調1名專職醫生和7名專業護理人員輪流負責小綿的醫療護理及生活起居等具體工作,還為小綿買來愛吃的零食、有趣的玩具。為了讓母女倆能夠經??吹綄Ψ?,還專門準備了平板電腦讓小綿綿和媽媽視頻通話。”銅川市人民醫院總護士長高紅貞說。
剛開始到醫院時,小綿綿總是哭鬧要找媽媽。管護的“臨時媽媽”們便輪番把她抱在懷里安撫,直到她聽話了、睡著了才會輕輕地放回病床上。“臨時媽媽”們24小時輪流照顧孩子,除了監測孩子的體溫,關注身體狀況之外,還要喂奶、換紙尿褲,擦洗身子、換衣服等。從一開始的陌生到現在的親近,小綿綿現在已經主動與陪伴她的護士姐姐們聊天、讀畫本、拼拼圖。

“孩子很可愛乖巧,也不認生,是我們隔離病房的‘團寵’”照顧小綿的護士銅川礦務局煤機廠醫院主管護師賀嫚說。經過20多天的朝夕相處,她們之間已經非常親近,小姑娘也非常關心照顧她的這些“臨時媽媽”。有一次,小綿綿扶著她們的防護眼鏡奶聲奶氣的說道:“我幫你們把防護鏡戴好,這樣病毒就不會跑進去啦!”這句話讓醫護人員感動不已。
2月19日,小綿綿媽媽治愈出院當天,與女兒進行視頻通話,問及小綿綿要不要一起回家時,小綿綿竟回答:“我還要呆在這里,阿姨陪我玩。”(記者 王鋒)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