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事業不僅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乎中華民族的未來。
2019年,陜西省加快建設健康陜西,持續深化綜合醫改,持續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實現整合,17種抗癌藥平均報銷比例達到60%。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推動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著力提高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水平。
“新版醫保目錄實施后,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切實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實惠。醫保跨省結算等措施,進一步方便了群眾就醫,幫大家解決了實際難題。”說到近年來我省醫療環境的改善,省人大代表、寶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趙亞寧很是欣慰。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趙亞寧建議,加大對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醫療后備力量儲備的支持力度,讓公立醫院在社會基本醫療保障、公共衛生服務等環節更好地發揮作用。她同時呼吁,希望社會各界關心關愛醫務工作者,營造良好工作環境,讓他們安心、放心、舒心地從事救死扶傷的神圣事業。
隨著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局面逐漸改善;許多醫院開通一卡通、微信支付等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排隊時間長等問題……這是省人大代表、平利縣醫院兒科副主任李錦琴親身感受到的變化。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李錦琴表示,基層一些貧困地區環境條件差、經濟水平低,很難引進高水平醫務工作者。基層醫療機構面臨醫生流失、人才斷檔等問題。李錦琴建議,加大基層招收醫務人員的力度,不斷壯大基層醫療隊伍;相關部門多組織知名醫療機構和貧困地區政府合作,讓更多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此外,她還希望進一步完善獎勵機制,提高福利待遇,在編制、人員聘用、職稱晉升、在職培訓、評獎推優等方面向基層醫生傾斜,把更多醫療人員留在基層,更好為人民群眾服務。(記者 劉楓)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