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今天(1月17日)下午, 陜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通道”再次開啟,省人大代表、中共鳳縣縣委書記張帆接受采訪時表示,鳳縣正面臨保護與發展的問題。“近年來,鳳縣堅持綠色發展,聚力轉型突破,努力破解礦業一元獨大、過度依賴地下資源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發展路子。”
張帆表示,我們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圍繞踐行“兩山論”,鳳縣將以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和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為抓手,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帆說,一是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健全完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嚴格執行產業準入清單制度,注重源頭預防,打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四場保衛戰;二是對傳統礦山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礦山,同時,建設有色金屬循環、新型材料、軍民融合和裝備制造四大產業基地,加快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三是打造兩當兵變策源地、工合運動重要發祥地、寶成精神體驗地和航天精神紀念地四大紅色旅游品牌,做好“旅游+研學+康養”文章,強力推動旅游提質增效;四是持續擴大花椒、林麝、中蜂、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養殖規模,打造一批休閑農莊和田園綜合體,全力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實現增效增收。
目前,鳳縣森林覆蓋率達到80.4%,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3天,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質量發展實驗區,宜居、宜業、宜游、宜養,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最美小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