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常委鄭翔玲
省政協委員李暉
省政協委員李侃社
□ 實習記者 張涵博/文 康鵬/圖
教育和醫療,是縈繞在群眾心頭的兩件大事,也是省政協委員提案的重點和熱點。
1月15日,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委員會客廳”邀請省政協常委、正大制藥集團總裁鄭翔玲,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李暉和省政協委員、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李侃社,暢談民生議題。
鄭翔玲:從良藥救人到扶貧濟困
2019年,正大制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入選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評選的“2019年全球制藥企業50強”,位列42位,中國第1位。在省政協常委、正大制藥集團總裁鄭翔玲看來,讓病人早康復一天,就是對每個家庭最好的貢獻。
本職工作致力于良藥救人,作為政協委員,鄭翔玲則心系我省的脫貧攻堅工作,和家鄉父老鄉親的生計。身為陜西省秦商聯合會名譽會長的她,在上個月隨港澳秦商聯合扶貧代表團赴商洛市柞水縣調研脫貧攻堅情況。一路上,她不僅看到了我省顯著的扶貧成果,還看到了讓扶貧工作有所延續的重要性,“扶貧不只是讓人吃飽,也不是只讓貧困群眾掙個一兩萬,而是要讓群眾能致富、不返貧。”
這次省兩會,鄭翔玲帶來了三件扶貧方面的提案。她建議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吸引各界人士來陜西投資創業,“把更好的技術帶進來、把就業平臺搭起來”,培養我省經濟增長的加速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繼而“讓貧困農戶富起來”。她表示,將會積極動員秦商和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的會員們來陜西走走看看,合力搭建陜西的農民培養培訓產業,讓農民走出來、學起來、干起來。
李暉:弘揚助人為樂中華美德
“李暉委員空中緊急救人,表現出高度的職業素養和勇于擔當的精神。”這是今年省政協常委工作報告中的一段話。談起在會上被點贊,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李暉說,“這是對我救人行為的肯定,也是在弘揚社會正能量。”
2019年6月28日,李暉乘坐飛機前往廣州參加會議。飛機起飛沒多久,她聽到機艙廣播在尋找醫生。“當時我反射性地跳起來了。”走到機艙后半部分后,李暉看到一名女乘客蜷縮在座椅下面,呼吸急促,雙眼驚恐,嘴里重復“我心慌難受,救救我”。經過簡單問詢和聽診,李暉根據經驗,得知這位懷孕40多天的孕婦身上出現了低血糖癥狀。她讓乘務員拿來兩杯糖水讓乘客喝下,并陪伴這位乘客一直到飛機落地。可沒想到的是,飛機落地后,機組讓李暉出示醫師資格證。由于她忘帶證件,經過多方周旋和反復尋找證據證明身份后,才終于被放行。
“這件事引發了我的思考。”經過查閱新聞資料,李暉發現她的遭遇在全國廣泛存在。她認為,既然無法在道德層面上判定是否救人,那么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經過半年走訪,李暉形成了相關提案。“作為一名醫生,救人是我的本分,但是在過程中發現法制層面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這時候我作為政協委員應該代表社會群體發聲,為整個社會形成助人為樂的好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李侃社:讓教師成為最崇高的職業
“民生之基在教育,教育之基在教師。我是一名民革黨員,民生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作為具有36年教育實踐的高校教師,省政協委員、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李侃社在今年兩會上繼續關注教育問題。
早在2009年,李侃社就提交了“構建大教育體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提案,分析了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2013年,他提交了《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建議》的提案。今年,李侃社在提案中提出,應加強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保障鄉村教育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教育的弱點在鄉村。一方面,大量人口進城,鄉村學校生源不足。另一方面,鄉村教師資源分布不均,水平參差不齊。”李侃社認為,要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要為教師保駕護航,讓教師成為最崇高的職業;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鄉村教師的收入水平,給予教師公平的待遇。
“希望能通過我的提案,讓老師能夠安心、專心、精心于教育事業,協助政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李侃社說。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