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寶勤
全國兩會閉幕開啟了新的履職年。如何將兩會精神學到深處、落到實處,如何寫好“委員作業”、答好時代考卷,需要每個政協委員去深思踐行。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強調:“新時代的人民政協要有新時代的樣子,新時代的政協委員也要有新時代的形象。”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也將迎來70華誕。要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就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把科學理論武裝成果轉化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就要加強協商民主建設,推動政協協商民主制度程序和運行方式的完善;就要加強雙向發力工作,匯聚起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合力。
要樹立起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形象,就需要每一位政協委員保持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敢于擔當、善于斗爭、永不停步、永不懈怠,努力磨煉和提升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真功夫,使建言資政更加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資之有效。
要在奮斗中提升學習能力。學習是成長進步的重要階梯,善于學習就是善于進步。當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并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要在奮斗中提升創新能力。實踐無止境,探索無止境,創新同樣無止境。越是將工作向下做、到群眾中去做,越是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就越能找到政協工作持續發展的空間、提質增效的動力和改革創新的潛能。只有切實踐行“雙走進”,深入實際、改進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才能實現履職水平、質量和效能的新提升。
要在奮斗中提升團結能力。團結是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政協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智力優勢和渠道優勢。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追趕超越目標任務,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政協優勢,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團結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牢固樹立一線意識,堅持一線思維,在一線履職作為、引領群眾、凝聚共識。
政協委員不是“名譽委員”,而是“責任委員”,只有始終心系國事,情牽民生,盡職盡責,用心用力,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才能樹立和展示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形象。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