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一直是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今年的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寧強縣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琴就帶來了《關于深入推進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的建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王小琴表示,深入推進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一方面有利于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學術交流、加快產學研結合的步伐。
作為羌族刺繡的傳承人,王小琴長期在寧強縣制作、銷售羌族刺繡工藝品。她說,寧強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來,依托縣域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堅持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以羌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為重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羌族文化產業園,建成了我省唯一的羌族文化博物館和羌族文化保護基地,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學術理論研究成果,精心編排了羌族風情演藝節目,提升了羌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寧強縣具有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生存空間和環境正在變化,羌族文化傳承與保護也面臨新的困難和問題,亟待加大保護力度。”王小琴建議,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民間民俗文化,普查、篩選羌族文化項目申報各級非遺保護名錄以及各級相應傳承人,并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制作、出版與羌族文化有關的電視專題片、畫冊、書籍、舞臺劇、文化創意產品等,進一步擴大羌族文化的影響力;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以加強對藏羌彝文化輻射區域的扶持。(記者 趙波)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