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報告篇幅短、數字多,成績不夸大,問題不縮小,符合實際,催人奮進。”
“報告站位高、主題鮮明,總結成績很實、分析問題很透。”
“滿滿的都是干貨,陜西未來發展讓我信心滿滿。”
……
1月28日上午,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一致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思路清晰,求真務實,充分體現了政治性、時代性、科學性和創新性的有機統一。
振奮人心 催人奮進
“2018年,全省經濟在發展不確定因素多的影響下,依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令人振奮。”聽完報告,讓省政協委員林文俊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文風與以往相比有顯著改善,篇幅簡短,回顧的少,大篇幅安排部署了2019年工作,內容求真務實,直面問題矛盾,彰顯信心和勇氣。
討論中,有委員提出,目前陜西經濟增長仍是投入拉動型,存在投入和產出“倒掛”現象。
省政協委員王宏斌建議,要進一步優化我省經濟結構,找準新的經濟增長點,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政府各個職能部門要協同作戰,共同推進陜西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
如何更好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省政協委員李虎群建議,要把陜西民營經濟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消除民營企業在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建立親清政商關系,完善民營企業家參與政策的制定機制。
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蘋果、奶山羊、設施農業三個千億級產業,這讓省政協委員王寶印委員激動不已。他說,陜西發展奶山羊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建議將培育千億級奶山羊全產業鏈作為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發揮其帶動作用。
脫貧攻堅 大有可為
近年省兩會,“環保”都成為委員們熱議話題之一,今年也不例外。針對生態保護,省政協委員毛平宇建議,要按照生態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不斷優化空間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在實施生態環境保護中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積極落實好生態空間管控。
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如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省政協委員趙敏娟在討論中提出,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要壓低縣級主體責任,明確鄉鎮級工作任務,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村規、鄉約、生活習慣和鄉風文明的引導作用,發動農民群眾參與構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建言獻策 共話發展
看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營商環境各項指標大幅提升,省政協委員王武鎖心里很欣慰。針對目前環保執法中存在督察頻繁重復、標準不一問題,他建議,環保部門要制定統一督察執法標準,減輕企業和基層干部壓力。
討論中,多名委員反映,目前我省一些民營企業生存艱難,稅收負擔較重,尤其是面對企業稅收、環保督查等問題,企業壓力很大。
省政協委員白劍波建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制定相應的稅收政策,在環保督察中杜絕“一刀切”,根據企業不同實際,進行整改、處理。
據西安市公安局統計數據顯示,自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戶人口已超過105萬人。
省政協委員高鴻鵬認為,人口發展過快,帶來的教育、就醫等問題凸顯,尤其是“大西安”建設所帶來的跨國企業入駐會增多,外籍人員子女入學壓力也相應增大。“政府在開展‘搶人大戰’時,應充分考慮后續問題,要提早規劃,做好后續保障。”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