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由省政協發起的“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調研活動”,在我省各市陸續展開,通過一場規模空前、直奔主題的調研活動,掌握了我省各地營商環境的真實情況。
1、監督方式 創歷史!
省、市、縣三級政協同時圍繞同一主題開展民主監督,這在省政協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2018年11月26日,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視頻會議召開。會上,省政協主席韓勇作動員講話。會議首次以網絡連線方式,讓身處各地的省、市、縣政協有關負責人,第一時間領會到此次調研活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韓勇要求,這次專題民主監督工作匯集全省各級政協之力聯動開展,是充分彰顯人民政協處于凝心聚力第一線、決策咨詢第一線、協商民主第一線、國家治理第一線的具體實踐;既是履行政協民主監督職能的新嘗試、新探索,也是優化提升陜西營商環境的現實需要。各級政協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親自參與,沉下身子、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新機制、新方法,增強政協民主監督實效。
而在這次視頻會議之前,韓勇就深入寶雞市進行了相關調研,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聽取意見建議。
2、重視程度 創歷史!
據了解,自2018年11月開始,承擔這次調研任務的省政協7個專委會工作人員就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在前期準備階段,省政協還起草、審議、印發《全省政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實施方案》;召開情況通報會,邀請省政府、省委編辦有關負責人通報了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情況和“放管服”改革情況;召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建議。

針對本次監督調研活動,韓勇特別強調,要確保問題找得準、意見建議實、調研質量高;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挖問題成因,探求解決辦法;要探索創新開展政協民主監督的方式方法,積累經驗,完善制度機制;要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廣泛聽取企業訴求和群眾意見建議,不斷提升政協民主監督效力。
3、活動規模 創歷史!
2018年12月5日,調研活動正式啟動,足跡遍布全省12個市、區和35個縣。
調研走訪了200多家企業單位,召開通報會、座談會和反饋會70余次,發放回收調查問卷1181份,230余位省政協常委、委員和專家學者參加了調研,面對面聽取410多家企業問題意見,梳理問題清單160余條,從前期準備到調研結束,時間跨度近2個月。

4、監督效果 創歷史!
調研中,7個調研組根據實際采取實地走訪、閉門座談和隨機暗訪等形式,對企業日常開辦經營和政府單位辦理服務情況進行了一場摸底,在了解各地在簡政放權等方面先進經驗的同時,也傾聽到企業在審批、融資難等方面的熱切期盼。

省政協委員陳盼盼全程參與了調研組在西安的調研,他感慨道:“調研事先不打招呼,隨機找企業座談,聽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這在我兩屆政協委員履職生涯中還是頭一回,感覺很振奮,政協在民主監督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在省政協籌備、開展調研的同時,全省市、縣政協緊跟步伐,第一時間傳達調研精神、及時召開專題會議、迅速制定調研方案,一場場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題民主監督調研在三秦大地鋪開……
5、調研成果 創歷史!
1月21日,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協商會召開,總結了2018年省委省政府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以來,取得的明顯成效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意見建議。

明顯成效主要有:便利化進展明顯,率先在全國開展“微信辦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市場主體高速增長,2018年,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90.53萬戶,同比增長64.01%;民營企業貢獻明顯增強,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民間投資增長25.9%,增速居全國第2位……
突出問題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措施比較健全,但有些市縣有效舉措少,政策落地差,造成預期目標與實際效果相差甚遠;“互聯網+政務服務”硬件建設基本到位,但體制機制不完善,信息共享和具體應用問題較多;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非常突出……

相關建議主要有:明確提出“打造中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目標,各市區可根據實際制定可預期實現的目標;推動省級部門行政審批向一處室集中,市縣設立行政審批服務局,提高“最多跑一次”辦結率;著力解決金融機構對國企或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貸款政策落實標準不一致問題,大幅提高政府融資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總量……

據了解,省政協將根據此次協商會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并匯總有關情況,形成專題民主監督報告,及時報送省委,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有益參考。(各界導報記者 原登榮)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