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篇社情民意信息獲省上領導批示
□ 記者 吳軍禮
記者從省政協研究室獲悉,2018年,省政協共收到全省各市政協,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省政協專門委員會等單位社情民意信息4032篇,編輯報送信息152期,完成省委考核任務152%,創歷年新高。相比往年,2018年社情民意信息質量實現新提升。
為提升社情民意信息編輯報送質量水平,2018年年初,省政協研究制定了《加強和改進信息工作方案》,列出任務清單、細化責任分工、明確工作時限,信息編輯報送質量和水平大幅提升,省政協主席韓勇多次給予肯定。
其中,《關于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加強大秦嶺生態保護的建議》等20篇社情民意信息中央辦公廳、全國政協和省委采用;《我省會展產業發展應予以高度重視》等19篇社情民意信息分別得到省委書記胡和平等領導同志的批示采納,中省采用、領導批示信息大幅高于往年。
一年來,省政協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立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熱點、難點問題,以“上聯天線、下接地氣”為準則,力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開啟廣泛建言獻策大格局。
在聚力脫貧攻堅方面,《讓產業扶貧成為深度貧困地區致富的“油門”》等社情民意信息,深入研究產業扶貧中的“輸血”“造血”和“換血”間的相互關系,為打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最后一公里”而建諍言、謀良策。
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方面,《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三個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等社情民意信息,圍繞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執法機制、形成“7天×24小時”全天候服務、“送法送政策進企業”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全力助推“營商環境提升年”開展。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關于長效解決西安及周邊城市大氣污染的建議》等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了切忌“頭痛治頭、腳痛治腳”,而應“病前就治”“開春就治”“冬病夏治”等防治霧霾的意見建議。
針對社區物業管理、社區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去年6月14日,省政協社法委提交《關于開展社區物業管理業主決策電子投票系統試點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議結合廣東、福建等省先進經驗,在我省選取樣本試點業主決策電子投票系統,然后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最后再對試點成果進行立法完善、鞏固覆蓋。
6月20日,副省長陳國強作出批示,認為建議很具體、操作性很強,為解決社區物業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8月2日,省住建廳印發通知,確定西安市為業主決策電子投票系統試點城市,同時要求2018年年底前完成試點區域選定、系統平臺建設和各項政策法規修訂等工作,力爭到2019年下半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這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視采納,凸顯省政協信息報送工作更加注重信息應用實效。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