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蒙上眼睛學盲文 記者 馬昭 攝
數百人蒙眼20分鐘體驗寫盲文,殘疾人的媽媽從幕后走上前臺,展示她們堅強、陽光、無私的品質,非遺傳承人向殘疾人和志愿者傳授非遺技藝。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11月30日,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文明辦等部門和單位聯合舉辦以“文明西安 與愛同行”為主題的第28個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呼吁人們理解、關注、鼓勵殘疾人并維護他們的尊嚴,保障殘疾人的權利與幸福。
昨日,西安市500余名殘疾人代表和志愿者代表相聚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東區二樓報告廳,除盲人外,現場數百人在盲文老師的指導下,蒙眼20分鐘,每人手握酷似釘子的筆,一起在盲文板上學習盲文。通過這個環節的黑暗體驗,加深參與者“感同身受”的記憶,提升志愿服務的意識和服務質量。同時呼吁人們積極參與到“讓愛走出去——我為盲人籌盲杖、我為盲人讓盲道”等志愿服務活動中。
活動現場,袁仁義、張玲等殘疾人代表通過精彩的節目表演,展現了殘疾人自強樂觀、熱愛生活的態度,并讓志愿者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殘疾人群體,并能以身作則尊重、理解、接納和關愛殘疾人。同時,活動現場還啟動了“東方衛視《媽媽咪呀》陜西殘疾人媽媽的招募活動”,鼓勵殘疾人的母親從默默無聞的幕后走到臺前,用她們優秀的精神品質影響更多殘疾人家庭,也激勵她們走得更加堅實。
讓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體面地謀生,是每個殘疾人家庭的愿望,也是助殘志愿服務的終極目標。主辦單位還邀請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非遺傳承人,為殘疾人和志愿者教授技藝,并為14位非遺傳承人頒發了“陽光助殘”志愿者導師聘書,聘請非遺傳承人幫助殘疾人喜愛和掌握一門技藝,讓非遺助殘活動變成一項常態化開展的活動。
近年來,在共青團西安市委的指導下,全市越來越多的助殘青年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隊伍破土而出,不斷引領廣大青年志愿者了解殘疾人、走近殘疾人開展各類志愿助殘服務,有力推動了西安市助殘事業常態化、專業化和有效化發展,為文明西安建設添磚加瓦。(首席記者 趙麗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