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在近日公布了去年各省份經濟發展能耗變化情況,陜西等7個省份萬元GDP能耗降幅加快。透過這一指標,其實也可看出地區經濟結構優化情況。
陜西等7省份能耗降幅加快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分省(區、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等指標公報》顯示,去年,我國絕大多數省份萬元GDP能耗出現下降趨勢。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即:萬元GDP能耗,是指一個地區生產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所消費的能源總量。在已公布的30個省(市、區,西藏數據暫缺)中,除了內蒙古、寧夏GDP能耗分別上升10.86%和2.85%以外,其余省份GDP能耗均下降,降幅排在前三位的是分別是貴州降6.54%、江蘇降6.18%、河北降5.89%。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萬元GDP能耗下降反映出經濟結構調整、能源利用方式和效率發生轉變,“一般來說,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對能源消耗需求較小,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萬元GDP能耗下降,意味著經濟結構得到優化。”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2018年,大多數省份萬元GDP能耗保持降勢。其中,上海、江蘇、河北、陜西等7個省份的萬元GDP能耗降幅擴大。
伴隨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全國各地都在加大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但由于各地支柱產業存在差異,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導致萬元GDP能耗變化不一。以萬元GDP出現正增長的內蒙古、寧夏為例,去年能源消費總量都出現兩位數增長。有專家表示,這兩個地區能耗指標不降反升,可能與當地一系列煤炭及重化工項目投產有關。
服務業持續“領跑”陜西經濟增長
我國經濟轉入新常態發展,陜西也進入了產業轉型換擋期。由于土地等生產要素供給下降,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我省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陜西服務業增加值5493.03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第二產業高出2.6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47.25%。
據陜西省統計局測算,1978至2018年,陜西第三產業年均增速達到12.5%。服務業持續領跑陜西經濟的同時,也對地區發展中節能減碳、能耗下降形成推動作用。2018年,陜西萬元GDP能耗下降4.88%,相比2017年的下降4.19%降幅擴大,“提速”了0.69個百分點。
從能源消費總量看,2018年全年陜西比上年增長3%。“經濟增長和居民需求是能源消費增加的主要原因。”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談民憲說,去年陜西能源消費總量增幅低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說明供給側改革和經濟轉型發展帶來了整體能效提高。
據陜西省公布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到2020年,全省萬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數據顯示,近幾年陜西能耗降幅正逐年擴大,2016、2017年分別下降3.83%、4.19%。
有專家指出,國內不少地區萬元GDP能耗降幅出現收窄,這意味著未來節能減排壓力會逐漸增加,建耗成本也會逐步提升。陜西第二產業占經濟比重較高,又是一個能源大省,未來在節能減耗中也需要挖掘更多潛力,尤其是關注跨行業協同節能工作。(李 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