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廳:列入國家“專精特新”企業每戶將獎勵50萬元
□ 記者 李榮
“民營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在我省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7月31日,提及前一天省政協召開的“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月度協商座談會,省政協委員、陜西恒盛集團董事長王武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省政協能將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作為一個議題,專門邀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民營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當前陜西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足以看出省政協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視與支持。
王武鎖說,近年來,陜西民營企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其產業環境、投資環境、管理服務、法律保護等方面還存在著明顯差距。特別是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上,還做的不徹底,沒有真正解放思想、務實轉變。
王武鎖以西安“千人親商助企”活動為例說,活動出發點很好,但實施還不夠扎實、不夠深入,目標計劃也不明晰。王武鎖認為,政府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時,政策靶向性不明確,對于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支持政策并未拉開差距,鼓勵企業規模經營的政策也存在引導不足。
在今年省兩會上,王武鎖在《關于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的提案中建議,政府在落實《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時,最好能制定具體措施保障執行,重點抓落實;要給干部營造“親商”環境,支持干部走進企業實地調研了解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政府在給企業提供優惠扶持政策時,建議采取分類評級、分層扶持的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對重點企業、規模以上企業進行摸底,按照利稅貢獻、解決就業人數等因素,區分扶持力度,切實解決企業經營存在的實際問題。
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推動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從堅定發展民營經濟信心不動搖、精心組織實施企業減負行動、全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9個方面,提出了33條具體措施。
記者了解到,為了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省工信廳嚴格規范公職人員政商交往行為,在區分“公”與“私”的前提下,同企業家建立真誠互信、清白純潔、良性互動的工作關系。通過建立依法依規、真誠互信、交往有度、公開透明、良性互動的新型政商關系,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據了解,為了支持陜西中小企業發展,省工信廳對中小企業采取劃分梯隊企業、新進規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新三板企業等不同類別分別扶持,并針對高科技企業、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將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以及梯隊企業開展專項服務,積極落實省上獎勵政策,繼續加大對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列入國家“專精特新”的企業每戶獎勵50萬元。
“省工信廳對我的提案很重視,他們對提案中反映的問題制定了系列幫扶舉措,我很滿意。”王武鎖表示,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重實效、抓落實,為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