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動 有措施 有行動
□記者 原登榮
“省人大常委會已將《陜西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已把委員部分建議吸納到《西安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中,將加大投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7月25日,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召開“推進我省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調研情況通報會,就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467號、654號、922號提案辦理情況,省住建廳、西安市城管局等相關單位進行了集中回復。
有推動:條例已列入今年立法計劃
省政協委員王國庫在第467號提案《關于對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建議》中提出,應通過立法形式,規范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對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理進行全程監督管理;走市場化處理道路,使餐廚垃圾處置走向無害化、產業化、資源化;加強餐廚垃圾源頭減量宣傳工作。
省住建廳城市管理處處長段玉鵬表示,委員提案交辦后,省住建廳安排分管副廳長牽頭負責、城市管理處具體辦理。“經多次溝通協調,省人大常委會已將《陜西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同時,加強住建部門在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的監督管理,積極配合省發改委做好試點城市項目建設。”
據了解,今年6月,省住建廳會同9個部門制定下發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要求落實餐廚垃圾源頭減量工作。為了加強宣傳,省住建廳近期正在加緊制作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宣傳片,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參與餐廚垃圾管理的積極性。
有措施:實施方案充分吸納委員建議
省政協委員何秦在第654號提案《關于在西安市居民小區推廣高陵何村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的建議》中提出,政府應通過招投標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有經驗的公司聯合小區物業參與到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項目中;將垃圾分類處理成效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手段,搭建智慧垃圾分類平臺;制定切實可行的獎懲引導措施,引導廣大居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西安市城管局副局長楊衛華表示,收到提案后,西安市城管局迅速分解落實提案辦理任務,做到定領導、定處室、定要求、定時間,并確定“一把手”為提案辦理第一責任人。“針對委員建議,我們逐條研究、調研,下一步將結合委員建議,對灞橋、長安等區縣生活垃圾分類進行指導。”
楊衛華說,《西安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充分吸納了委員建議,明確要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按照“專業考核與公眾參與相結合、月度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模式,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已納入西安全市目標綜合考核體系。按照該方案要求,由西安市城管局牽頭,建設西安智能垃圾分類管理信息平臺,并將平臺架構延伸至每個小區。
今年4月西安市出臺的《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規定,西安市城管部門可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獎勵。
有行動: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監督考核
省政協委員崔彬在第922號提案《關于城鎮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建議》中提出,應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上出臺指導意見,規劃操作流程;推動地方性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使垃圾處理體系運行有法可依;引入社會資本,加大農村環衛設施投資力度,制定獎補政策,提高設施運行效率。
省住建廳村鎮建設處工作人員李華表示,省住建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多部門分別制定下發了《陜西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方案》《陜西省農村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截至6月底,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84.52%,共排查出農村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2041處,已確認銷號1288處。
下一步,省住建廳將督促各地按照“時間表、路線圖”,高標準完成非正規堆放點銷號工作。同時,加快市縣兩級農村生活垃圾轉運處置設施和維護體系建設,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機制,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監督考核力度。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