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訊(記者杜靜波) 40年前,陜建集團產值僅1.79億元,利潤1684萬元。如今產值突破千億,預計利潤18億元,是改革開放初年的106.88倍。 12月18日,陜西建工集團在陜西大會堂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以建成“千億陜建”為契機,全力推動陜建高質量發展。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郭大為出席并講話。
郭大為指出,當前,陜西正在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扎實”要求,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決勝小康,奮力“追趕超越”。在全省的大局下,建工集團要擔當起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新功、立新業、作貢獻。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郭大為出席并講話
郭大為指出,站在新起點,要保持奮斗新姿態。陜建提出要“跨入世界500強行列,實現集團整體上市”,應該說,是有氣魄的。習近平總書記講,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人生自信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要增強集團的發展自信,越努力、越幸運,集團的光景會越來越好。期待著建工集團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追趕超越的道路上越發展越自信。
邁上新征程,要重整行裝再出發。市場經濟,適者生存,拼的是實力,靠的是核心競爭力,今天強,不等于明天強。企業發展需要文化引領,需要企業家精神涵養,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可怕的,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沒有科技支撐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希望建工集團在新的征程上堅持文化引領,科技支撐,創新突破,高端起飛,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郭大為說,開創新局面,要展現集團新作為。管理是超級生產力,好企業是管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要按照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遵循市場規律,強化供給側思維,加快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體制,持續深化企業內部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增強企業發展動能。也希望省國資委及有關部門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企業在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財富中實現更大作為。企業創造財富,職工是企業之本,關愛職工就是重視發展。希望建工集團牢固樹立以職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勞動,關愛職工,滿足人、發展人、提升人,讓創造財富的人首先分享到財富。

陜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義光致辭
改革開放40年來,陜建集團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自覺實踐,積極探索,實現了經營規模由小到大、發展速度由慢到快、綜合實力由弱變強的華麗轉身,取得了顯著進步和非凡業績。1978年,陜建集團完成產值僅1.79億元,實現利潤1684萬元。經過40年的發展,陜建集團今年完成產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利潤預計18億元,在崗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9.6萬元,比去年增長8.5%。

陜建集團總經理張文琪主持動員會
目前,陜建集團已形成了9個房建、4個市政、1個石化和1個公路等15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體系,在全國同行業首屈一指;建成魯班獎工程61個,獲“創魯班獎工程突出貢獻獎”;63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2項工程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9項工程榮獲中國建筑鋼結構金獎,318項工程榮獲省級優質工程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全國和省級科學技術獎88項、建設部華夏建設科技獎21項,獲國家和省級工法466項、專利367項,主編、參編國家行業規范標準90余項。陜建集團位列ENR全球承包商250強第26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97位,中國建筑業競爭力200強企業第5位。同時,陜建集團先后投資12億元在西咸新區、韓城、延安、銅川、安康建設五大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形成了包括混凝土構件、鋼結構、輕質隔墻、硅酸鈣板等在內的裝配式建筑產品體系,研發生產施工能力居西部前列。
會上,陜建集團表彰了10家改革開放40周年暨千億陜建突出貢獻單位和20位功勛人物,4位獲獎代表做了交流發言。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