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利和秦發義在銅川市耀州區展區品嘗蘋果
□記者 張晶 文/圖
11月7日,銅川市耀州區馬咀村45名村民代表,乘坐大巴來到了第25屆農高會現場。這是馬咀村集體來農高會的第六年,也是歷年來參觀農高會人數最多的一次。
出發前一天,馬咀村領導給要來參觀的人開了個小會,要求大家遵守時間,認真地看、認真地記。村主任周六記說:“去了不能一看了之了,重要的是學到了什么,還要應用起來。”
到農高會現場后,村委會為大家集體買票,周六記為三三兩兩出來的村民指路,“先看A館,出來往B、C、D館走,最后去看免費的農機機械區。”
“馬咀村目前主要產業是種植櫻桃、蘋果,為發展鄉村休閑采摘奠定了基礎,下一步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周六記說,馬咀村近幾年共建設了108個櫻桃、蔬菜大棚,不僅促進群眾增收,也吸引了周邊的市民來采摘。“旅游采摘,供不應求呢!”
參觀者董戰智、張茂利和秦發義三人一起走進B館農業產業技術館,“睜大眼睛看,回去好好干!”張茂利說,他經營的合作社主要提供技術服務,來看一下學學別人的技術。
秦發義是貧困戶,家里主要種植了四五畝蘋果。走進展館,人山人海,他參觀的內容都和蘋果有關。
繼續往展館內走,張茂利遇到了甘肅慶陽擺出來的“SOD蜜蘋果”,參展商熱情地切開了一個蘋果讓大家品嘗。參觀中,他陸陸續續品嘗了白水縣的蘋果、志丹縣的蘋果、洛川縣的蘋果。挨個收集了各處蘋果的宣傳彩頁、種植方法、銷售渠道等等。
“別人的蘋果能進農高會,我們的蘋果只能給果販子,這就是最大的差距。”逛了一圈后,秦發義說,和人家一對照,就知道差距了,希望我們的蘋果也能早日來農高會參展。
到了下午快兩點半的時候,大伙陸陸續續地從展館出來,手里最多的就是各種宣傳單,都是大家關心的種植、技術等方面的內容,手里提著的塑料袋還裝著一些各地的特色零食。
村民閆站堂家里的三四畝櫻桃,出現了土地板結、櫻桃樹流膠的問題,他來農高會,就是想問一下專家怎么辦。“人太多了,一時到不了跟前。不過還是把想問的問題解決了。”閆站堂說,專家建議他要減少化肥使用量,增加羊糞、雜草等混合“土料”,讓土地恢復原來的動力。
馬咀村村民早上到楊凌下車時,小雨淅淅瀝瀝,下午集合的時候天氣已經放晴。大家帶著各自的收獲,乘車滿載而歸。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