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吳軍禮
10月17日至19日,省政協十二屆四次常委會議在西安召開。此次常委會傳達學習了全國政協召開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精神,與會政協常委、委員和列席代表圍繞促進我省“三個經濟”發展主題,以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等形式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精心準備 深入調研
借“一帶一路”倡議東風,陜西站在了對外開放新前沿。機遇面前,追趕超越步伐亟需加快,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難題亟待破解。2017年9月26日,省委書記胡和平首提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理念。今年4月初,省委印發《省委常委會2018年工作要點》,將大力發展“三個經濟”作為省委強力推進的23項重點任務之一。
立足實際,謀求“三個經濟”發展良策,省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2018年10個專委會兵分十路,圍繞“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三個經濟’發展”等專題,深入實地、走訪座談,認真調研、助力發展。
調研中,委員們既聽到了“三個經濟”發展的喜訊,又看到了“裹足”因素。以調研的第一手素材為“透視”對象,各專委會組織委員戮力同心、集思廣益,積極尋找制約發展步伐的癥結,尋求加快“三個經濟”發展的良策。
調研發現,在發展“三個經濟”方面,陜西雖然地理位置優越,歷史底蘊豐厚,各類資源富集,公路、鐵路、民航、自貿區建設等方面也初見成效,但存在對“三個經濟”認識理解不夠深化,改革創新力度有待提高,發展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區域經濟外向度較低等問題。
共謀良策 共話發展
此次常委會大會發言,10名省政協委員就著力構建陜西對外開放新格局、建設高水平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工業互聯網、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絲綢之路區域金融中心、推進“長安號”健康運行、主動對接全力打造陜西“樞紐經濟”新高地、強化鐵路交通建設增強樞紐區位優勢等關注問題坦誠建言,直擊“三個經濟”建設中的重點、難點、阻點問題,建務實之言,獻發展良策。
為激發更多真知灼見,碰撞出更耀眼的智慧火花,除10位委員登臺發言外,另有40多份書面交流材料提交大會,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商貿物流中心,以樞紐立門戶、以門戶助流動、以流動促開放,加快人才有序流動、開放,促進快遞業發展,加強西安文化遺址保護、助推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建設等方面提出對策與建議。
在常委會5個分組討論會上,委員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大家普遍認為,陜西發展“三個經濟”需要下好全省一盤棋和加強頂層設計,既要重視中心城市西安的領頭地位,又要注重陜南、陜北與關中之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平衡;既要在認識上深化共識,又要在落實上踏石有印、抓鐵留痕,還要以產業作為堅強支撐;不能獨立地就“三個經濟”論“三個經濟”,要真正把其看做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奮力追趕超越的推動力量、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有力抓手。
知情明政 履職盡責
會議期間,省長劉國中就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作了專題報告,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梁桂就“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作了情況通報,這些都為委員們進一步知情明政、有效協商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大會特設的省長與政協委員交流互動環節中,省長劉國中與委員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圍繞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政協召開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精神,與會政協常委、委員在常委會分組討論會上進行了深入交流。
“研討會精神為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扎實踐行。”省政協常委丁小軍在分組討論會上表示。
省政協常委吳平魁在發言中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認真學習貫徹研討會精神,擔當使命、履職盡責。
列席會議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祁志峰說,研討會精神對政協和政協委員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確,作為政協委員,我們要切實履行好肩負的職責。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