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政協聚焦農村“三變”改革專題協商綜述
□ 通訊員 張軍平 李強 張建貞
“今年,我縣農村以‘三變’改革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縣政協的調研報告抓住了農村工作的重點,內容豐富、建議積極。請縣政府專題研究,從樣板示范和質量提升兩方面再突破、再提升。”這是岐山縣委書記何宏年近日在縣政協調研報告上作出的批示。
今年以來,岐山縣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重要思想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工作要求,堅持小切口大視野,在把握發展階段、把脈趨勢規律、把準關鍵節點上,把脫貧攻堅、治污降霾、營商環境等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教育結構優化布局調整、健康養老等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協商課題,做到精而準,避免大而泛,使政協建議對全局發展產生強力牽動和積極促進作用。
為了搞好此次協商,岐山縣政協精心制定調研方案,在委員安排上,既有多年從事農業工作的專業人員,也有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摸爬滾打多年,取得顯著成就的龍頭企業負責人,更有身處農村一線、熟悉基層情況的村組干部。在視察點位布局上,根據產業發展不同類型,在各鎮精選了“三變”改革發展典型村,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直觀了解全縣“三變”改革進展情況,為后期調研奠定堅實基礎。
在調研中,縣政協主席、各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先后深入全縣9個鎮村,實地視察了光伏發電項目、甜葉菊種植基地等,詳細了解各鎮村產業發展、村級經濟合作社運營、土地流轉、股權分配、產業扶貧等情況。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如,針對思想認識有待提高的問題,建議向參與“三變”改革的試點村派駐指導員,發揮致富能手、種養大戶示范引領作用,出臺獎勵辦法,引導群眾主動參與“三變”改革;針對產業發展培育不足的問題,建議要積極探索“三變+特色產業”“三變+鄉村旅游”“三變+民俗文化”“三變+加工企業”“三變+小城鎮建設”等模式,建成一批標準化小麥種植試驗田、農家莊園、瓜果采摘園、豬牛羊養殖基地、農業觀光示范園,培育一批非遺保護型、美食體驗型、娛樂休閑型、民俗禮儀型鄉村旅游目的地,發展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和網絡營銷型、勞務輸出型的專業合作社,構建各具特色、三產融合、優勢互補、百花齊放的“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同時,要搶抓岐山作為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歷史機遇,加大項目謀劃和資金爭取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桿效應;針對服務體制不健全的問題,建議盡快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加快推進農產品市場流通便利化。同時,以各鎮政務服務中心為基礎,盡快建立縣鎮兩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價值評估、產權交易、法律咨詢、融資擔保等綜合性服務,保障“三變”改革各項交易規范運行。
在這篇長達4200多字的調研報告中,經驗做法部分只有174字,而更多的是談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和解決的辦法路徑,充分發揮政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使智慧的金點子轉化為農民群眾的錢袋子,在農村“三變”改革助推產業結構調整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使命重在擔當,實干鑄就輝煌。岐山縣政協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作用,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為譜寫新時代岐山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