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2018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 “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以及“中國跨國公司100大”4個重要榜單。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列“中國企業500強”前三位。延長石油、陜煤化、陜西有色金屬、東嶺集團、西安邁科金屬、陜建集團、陜汽集團7家陜西企業上榜“中國企業500強”。
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突破70萬億元大關
發布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企聯特邀副會長王基銘介紹,這是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參照國際通行做法,連續第17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連續第14年發布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并在此基礎上連續第8年發布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跨國指數。“三個500強”榜單涵蓋了我國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共計1077家大企業。
2018中國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71.7萬億元,突破70萬億元大關,較上年增長11.2%,增速提高3.6個百分點。其中,千億級營業收入以上企業有172家,較上年增加15家;進入世界企業500強的內地企業達到107家,較上年增加2家。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3.3%,增速提高10.1個百分點;虧損企業數量明顯下降,共有32家企業發生虧損,虧損企業數量比上年減少11家。
新動能持續增強。2018中國企業500強共涉及77家三級細分行業,其中有35個行業都有企業退出榜單,有30個行業有企業新進榜單,進退榜單企業的行業來源高度分散化??傮w上看,傳統領域企業數量減少,互聯網等新產業領域進榜企業數量持續增加。
研發強度繼續提高。2018中國企業500強合計投入研發費用8950.9億元,較上年增加21.6%;企業平均研發強度為1.56%,較上年提升0.11個百分點,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二高值。
專利擁有數量快速增長,專利質量明顯改善。2018中國企業500強擁有專利95.6萬件,較上年增加29.6%,其中發明專利34.6萬件,較上年增加51.7%;發明專利占比已經提高到34.6%,較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
跨國經營能力穩步提升。2018中國企業500強中有241家企業提供了海外收入、海外資產和海外人員數據,比2017中國企業500強少了7家。241家從事國際化經營企業的跨國指數為10.86%,比上年248家企業平均跨國指數提高了1.58個百分點。241家企業的海外資產占比、海外收入占比、海外人員占比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海外資產增幅最大。
制造業500強:重化工行業扮演重要角色
同時發布的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實現盈利收入為31.84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71%,實現凈利潤0.8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9.18%。
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為86.4億元,較上年漲幅高達24.98%。營業收入總量、增速及入圍門檻均取得顯著提升,呈現出進一步向好的發展態勢。前五名分別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數據顯示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總資產規模達到34.1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91%,增速高于上年1.16個百分點。自2009年以來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資產總量呈現增速放緩的整體性態勢,相較于2009年31.21%的增速高點,已經下滑了22.30個百分點。
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3.20%,較上年下降0.32個百分點,負債率有所下降。資產規模增速波動放緩,資產負債情況有所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實現利潤8176.93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9.18%,漲幅顯著。虧損企業的數量從上年的40家下降到了22家,其中一半為冶金企業。2018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凈資產利潤率為9.23%,較上年增長了0.65個百分點,凈資產利潤率從2016年開始已經連續兩年回升,企業盈利狀況顯著提升。
制造業500強中提供了完整研發投入數據的484家企業共實現研發投入6545.91億元,較上年取得了19.30%的較大漲幅;共擁有專利777072件,發明專利302992件,較上年分別增長了35.52%和68.47%,漲幅顯著;發明專利數量占全部專利數量的38.99%,較上年提高了6.93個百分點,是2008年以來的階段性最高點,說明近年來我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專利質量得到了相對持續穩健的改善。專利擁有數量前10位的企業共擁有專利297990件,占到制造業500強企業專利擁有總量的38.35%;發明專利擁有數量前10位的企業共有發明專利173462件,占到了制造業500強發明專利擁有數量的57.25%,研發投入增速加快,專利量質齊升。
從榜單情況看,重化工行業依然扮演了重要角色,榜單前10位企業除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之外,其余均為重化工企業;制造業500強榜單中黑色冶金企業占據了76席。對營業收入貢獻最大的前2個行業分別是黑色冶金和汽車及零配件制造,分別貢獻了制造業500強整體14.42%和13.56%的營業收入;而對利潤貢獻最大的依然是這兩個行業,只是二者位置互換,31家汽車及零配件制造企業創造了榜單企業14.70%的總利潤,而76家黑色冶金企業則是創造了榜單企業14.14%的總利潤。重化工行業依然在總營業收入和總利潤貢獻中扮演重要角色。
服務業500強:互聯網和供應鏈企業成新勢力
2018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實現盈利收入為33.86萬億元,較上年增長9.77%,實現凈利潤2.5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08%。
2018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規模增長依然顯著,實現營業收入總額達33.80萬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41.88萬億元。前五名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與上年相比較,服務業500強營收總額和資產總額分別增長9.77%和8.24%,相比上年兩位數的增長水平,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500強營業收入增速5年來首次慢于制造業500強。入圍門檻為44.26億元,雖然較上年增長12.01%,但與上年36.15%的增長速度相比顯著下降。員工總人數為1514萬人,相比上年下降5%,這也是三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數據顯示,服務業500強實現凈利潤總額為25936億元,較上年增長12.08%,在上一年增速出現5%的低位后,又回歸至多年來2位數的增長水平。受益于互聯網企業、房地產企業和非銀行金融企業凈利潤高增長的貢獻,服務業企業500強的經濟效益迎來拐點上揚,但企業高盈利集中在少數企業和少數行業的局面依舊,獲得凈利潤100億元以上的37家企業所貢獻的凈利潤占比高達80.97%;資產利用率結束多年的持續下滑態勢,迎來觸底好轉;同時,資產負債率出現下降,由89.16%下降至86.77%,經濟效益上揚。
伴隨著傳統貿易零售和交通運輸等企業占比的持續走低,互聯網、金融和供應鏈等現代服務業企業快速崛起,以及文化教育、房地產等企業的輕微波動增長,2018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ヂ摼W信息服務和供應鏈服務企業成為服務業企業500強的新勢力,2018年的榜單中均進一步擴張至26家。
近5年來,服務業大企業向少數區域不斷集中的趨勢顯著。在2018年的榜單中,地區三甲擁有的企業數量為廣東91家、北京48家、上海60家。與上年相比,2018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東部地區企業優勢顯著,東北地區入圍企業數量持續減少。
跨國公司100大:國有控股公司占主導地位
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排名是由擁有海外資產、海外營業收入、海外員工的非金融企業,依據企業海外資產總額的多少排序產生。入圍門檻為72.22億元,比上年增長17.49%。
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海外資產總額達到87331億元,比上年增長8.11%;海外營業收入達到5965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4 %;海外員工總數達到1297121人,比上年增長11.23%。前五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按照跨國指數排序,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居首位,達到70.43%。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國指數為15.80 %,其中高于平均跨國指數的公司達到49家。
從公司總部所在地看,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覆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分布于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北京占42家,上海、浙江各占9家,廣東、山東各占7家,江蘇占4家,湖南、安徽、云南各占3家,新疆、甘肅各占2家。天津、河北、福建、江西、河南、重慶、四川、陜西、遼寧各占1家。
從公司所有制性質看,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中,民營企業27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73家,其中,中央企業39家,說明當前大企業國際化的主力軍仍然是國有控股公司。
從公司所在行業看,2018中國跨國公司100大中,冶金、機械裝備以及建筑業數量較多。其中金屬制品業15家,工業和商業機械裝備業11家,建筑業9家,交通運輸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消費品生產業各7家,批發貿易業、采礦業5家,房地產、電信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公用事業服務業、軍工各4家,化學品制造業、食品飲料生產、多元投資、綜合制造業各3家,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建材生產、綜合服務業各2家。
(張 佳南江遠)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