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軍禮 實習生 田昕)7月31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商務廳巡視員王國龍對陜西省自貿試驗區建設、消費市場增長、對外經貿運行和招商引資工作等方面情況進行介紹,同時就陜西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回答記者提問。
王國龍介紹,自去年4月1日掛牌成立到今年6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21248家,新增注冊資本4267.95億元(含外資14.1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02.58億元,同比增長11%;全省進出口總值1718.7億元,居全國第16位,同比增長43.5%;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8家,合同利用外資17.9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97億美元。
目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今年6月15日,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從7月6日起,對340億美元商品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同時對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美國加征關稅340億美元商品涉及到我省的主要產品為集成電路、固態硬盤、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等,約占全省出口的10%。”王國龍介紹說,“中方對美的反制措施涉及到我省的主要是大豆,約占全省進口的1%。”
7月11日,美國公布擬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的清單。這除了涉及陜西省的集成電路、固態硬盤外,蘋果汁、橡膠輪胎等產品也包含在內。
為應對貿易摩擦帶來的壓力,我省商務、發改、工信、海關、口岸等部門建立跟蹤研判和深度服務機制,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開拓新市場,引導外向型企業降低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同時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利用西安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機會,扶持一批跨境電商企業,保持外貿進出口健康平穩發展。
“為應對貿易摩擦,使下半年全省外經貿發展保持良好勢頭,我們還要做好‘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活動,以此作為招商引資重頭戲。同時抓好自貿試驗區相關工作,釋放陜西招商引資誘惑力。”王國龍說。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