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為全面深化“清廉醫院”建設,延安市中醫醫院緊緊圍繞“黨風清正、院風清朗、作風清明、醫風清新”目標,堅持“文化育廉”工作思路,不斷創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豐富宣傳教育傳播載體,著力辦好“五個課堂”,積極打造廉潔文化宣傳教育陣地,讓清廉文化可感可觸、入心入腦,夯實“三不腐”的思想根基,推動廉政教育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為加強廉政宣傳教育,強化干部職工的紀律規矩意識,醫院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便捷快速、覆蓋面廣等特點,在微信公眾號推出“廉政教育”專欄,建立“網絡課堂”,打造指尖廉潔文化陣地。
“通過微信打造指尖上的廉政文化,讓大家在工作之余,通過手機也能夠輕松學到一些廉政知識和政策法規,我們可以自發進行學習,彌補學習時間、地點的局限性。”醫院一名干部說,廉政意識正以“微”方式融入醫院黨員干部職工生活圈。

為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廉政文化氛圍,醫院在行政樓、門診樓的醒目位置設立3處廉政文化墻,打造廉潔文化“固定課堂”,通過直觀、立體的廉潔文化主題展示,營造崇廉、尚廉濃厚氛圍,引導教育黨員干部常懷敬畏之心,常存律己之念,真正把清廉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醫院廉政文化墻主題突出,圖文并茂,融教育性和警示性為一體,通過一段段廉語解說、一張張廉政教育圖片,將廉潔意識滲入醫療行為中,用文化力量構筑起廉潔行醫的強大氣場,起到傳播清廉知識、弘揚清廉文化、啟迪清廉思想的作用。
通過打造廉潔文化“固定課堂”,進一步提升清廉醫院建設的文化內涵,使全院干部職工潛移默化接受清廉文化洗禮,在耳濡目染中增長知識,在工作中沐浴廉潔清風,自覺支持、參與、融入醫院黨風廉政和清廉醫院建設。
清為醫本,廉為醫魂。自古以來,中醫藥文化與廉政文化就有相通之處,醫院利用中醫文化與廉潔文化目標一致、原則趨同、理念互通、方法契合等特點,將傳統中醫藥文化和新時代廉潔文化緊密結合,充分用好“中醫課堂”,建設《“會說話”的中醫藥廉潔文化“教科書”》清廉文化長廊。
該長廊分為“未病先防”“明目清心”“望聞問切”“除瘟解毒”“藥語廉心”“仁心仁術”“廉政處方”“廉潔行醫”八個板塊,用獨特的視角、新穎的解說,充分將中醫思維應用到廉政教育中。首選要“未病先防”,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做深做細預防腐敗工作。再通過“望聞問切”摸清黨員干部的廉政風險“病情隱患”,對癥下藥,開出“廉潔處方”,達到“明目清心”“除瘟解毒”的效果。“藥語廉心”“仁心妙術”板塊更是在中藥性質和中醫療法中挖掘廉潔寓意,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使黨員干部職工在領略中醫藥文化魅力的同時,潛移默化提高黨性修養和廉潔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年多來,醫院注重挖掘醫療領域正面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開展“示范課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激勵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為醫院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宣傳工作,表彰獎勵抗擊疫情先進工作人員50余名;召開慶祝建黨102周年“兩優一先”表彰暨延安精神紅色詩歌朗誦會,表彰獎勵先進集體2個,先進個人16名,現場朗誦《延安窯洞的燈光》、《大愛無疆心系民》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充分展示出共產黨員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和弘揚延安精神的堅定信念;“5·12”國際護士節和“8·19”中國醫師節表彰儀式上,頒發了“優秀護士長”“中醫護理先進個人”“優秀醫師”“青年醫師標兵”等獎項,承辦“最美醫生”劉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大力弘揚職業精神,不斷強化正面引導,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診療優勢,弘揚“大醫精誠、仁愛創新”的院訓精神,醫院通過舉辦“流動課堂”,經常性開展中醫藥講座、義診、宣教進社區、學校、機關等活動,既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又展示了醫務工作者良好的醫德醫風,將廉潔行醫理念落實于行,貫徹于心,讓廉潔行醫成為醫院干部職工自覺行動。

白求恩醫療服務隊開展義診宣教活動
在延安市的黨政機關、鄉鎮街道、學校、社區等地方,經常會看到一支特殊的義診宣教隊伍。義診現場不只有傳統的量血壓、發放宣傳冊,更有針灸、推拿、壓耳豆等中醫適宜技術體驗和中醫特色疾病診療技術展示,義診團隊的醫療技術和醫德醫風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通過辦好“五個課堂”,持續深入加強廉政警示教育,有效構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壩,引導黨員干部和醫院職工不斷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使廉潔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動醫院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鄧伊)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