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維博
52歲的孫建平從事中醫專業37年,擅長針灸理療,現在常年坐診院內孫思邈中醫堂,每年接診患者近萬名,其中不乏遠道而來的就診者。
這是一所位于銅川市宜君縣堯生鎮的中心衛生院,院內設有60平方米的“孫思邈中醫堂”,室內布置古色古香,中藥柜、推拿床、針灸器具等中醫藥設備一應俱全。如今,像堯生鎮衛生院孫思邈中醫堂在全市共有128家,覆蓋了市、區縣、鄉鎮、社區、村。

宜君縣堯生鎮孫思邈中醫堂
近年來,銅川市結合“一代藥王故里,千年養生福地”的中醫藥文化和當地傳統中藥材特色產業優勢,大力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讓傳統的針灸、推拿、按摩、理療等中醫特色診療服務回歸基層、服務群眾。其中,最為顯著的舉措就是大力建設覆蓋市、區縣、鄉鎮、村四級的孫思邈中醫堂。
“孫思邈是最早提出‘針灸會用,針藥兼用’和‘保健灸法’的人。我們在全市統一建設集中醫門診、針灸按摩、康復理療為一體的孫思邈中醫堂,就是要全方位弘揚和傳承孫思邈中醫藥文化,讓基層群眾率先享受到‘簡、便、驗、廉’的優質中醫服務。”銅川市中醫藥發展中心主任石建國說。
2014年,銅川市啟動了孫思邈中醫堂建設。2015年,在全市篩選了25家基層醫療機構試點建設。2016年,實現了中醫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機構孫思邈中醫堂建設全覆蓋,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建設走在全省、全國前列。2019年,試點建設20家村級孫思邈中醫堂,當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銅川新區坡頭衛生院開展中醫理療
為了發揮龍頭作用,銅川市還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投資4.69億元,在市內建成了面積4.8萬平方米床位500張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暨孫思邈醫院。經過3年的發展,該院已成為銅川市首家三甲中醫醫院。
石建國說,為了推廣中醫療法,提高基層群眾接受中醫治療的積極性,銅川市還專門調整了基本醫療保障政策,提高了基層中醫堂中醫藥和非藥物療法應用的報銷比例:所有孫思邈中醫堂中草藥已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住院、門診中草藥實行100%農村合作醫療報銷,非藥物療法費用報銷比例也提高到6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銅川市成立中醫藥防治和中醫藥專家組,確保中醫參與確診病例救治,取得顯著療效。研發的固表清肺顆粒、解毒清肺顆粒分別為體質虛弱和容易上火、濕熱重的患者開發了肺炎1號、2號預防處方。研制的“芪防湯”和“麻杏清瘟湯”2個院內制劑已通過省藥監局審批。
目前,銅川已建成的市縣鄉村四級128家孫思邈中醫堂,形成了以市級中醫醫院為龍頭、區縣中醫醫院為樞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村衛生室為網底、綜合醫院孫思邈中醫堂和社會辦中醫機構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孫思邈中醫堂”已成為陜西省乃至全國中醫藥工作的一張亮麗名片。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