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葛冠群)近日,來自空軍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康市傳染病醫院的三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相繼康復出院。而截止2月5日,全國已有892例患者康復出院,患者不斷康復的消息鼓舞著全社會。出院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是否需要繼續進行個人防護以及心理康復指導?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專家樊萬虎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康復后不再具有傳染性
樊萬虎介紹,國家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制定的出院標準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既然從醫學的角度允許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就證明他們不再具有傳染性,不再對他人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出院患者必須達到,第一: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第二: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兩次采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才可解除隔離出院。這樣的標準保證了在患者的呼吸道中已經沒有病毒存在,不具備傳染性。”
樊萬虎說,出院后,患者應繼續休養一至兩周左右,機體免疫力得以一定恢復后,可以參加社會活動。“大家沒有必要害怕、疏遠他們,更不能歧視。社會的理解、關懷和信任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復。”
另外,根據SARS診療的經驗,SARS病毒感染后恢復期患者的抗體可能對未來的重癥感染者有一定的救治和治療作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康復的患者也很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癥治療特異性抗體的重要提供者。
康復患者仍應進行個人防護、定期復查
一般來說,人體在經過病毒感染之后,免疫系統會產生針對性抗體,來清除入侵病毒,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有“記憶力”,保護機體進行針對性的防護。所以從理論上來講,康復患者不會發生第二次感染。
“然而我們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還不是特別了解,病毒傳播的過程中會不會發生某些變異,改頭換面重新入侵?是否對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降低對病毒再次識別的能力?這些問題,我們目前還不知道?,F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一定不會再次感染,所以對于這些康復者來說,目前仍然應該加強個人防護、比如居家隔離、出外活動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樊萬虎說。
痊愈患者是否會留下其他損害或“后遺癥“?
就目前來說,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癥狀主要還是呼吸道癥狀,包括了咳嗽、呼吸急促等,極少數患者有腹瀉等其他系統癥狀。所以對于患者康復情況的觀察主要是對于其呼吸系統的觀察。
樊萬虎說,對于大多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癥患者來說,病毒清除后,出院時肺組織有所損傷,經過一段時間康復,徹底恢復,并不影響肺臟功能;只有極少數的病毒感染造成重癥肺炎患者,患病期間雙肺廣泛受累,病毒清除后,由于炎癥反應,肺廣泛纖維化有可能造成呼吸功能受損。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病毒會造成其他器官永久性損害。不過,我們目前對新型冠狀病的還不甚了解,治療經驗和預后的判定還在不斷地積累,所以建議康復患者出院后定期來醫院進行檢查,對身體各系統功能進行評估,及時解決問題。”樊萬虎說。
患者出院后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第一應注意合理膳食、補充適量優質蛋白,主要是動物性蛋白,如魚、蛋、奶、禽、瘦肉,應減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花生、大豆、豆制品;低脂肪,以植物油為主,豬油、牛油等盡量少用,蛋黃每天不宜超過1個;低糖,低鹽,適當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逐步恢復機體各系統機能。不宜進補造成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負擔。
第二規律作息、不熬夜,每天保持8小時睡眠,從事輕體力勞動,但要避免過度勞累;第三逐步進行增加運動,恢復身體機能。可以在室內進行可以為舒緩的走步、慢跑和瑜伽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