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近日發布,將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不良執業行為記分制度。
《方案》要求,依托現有資源,成立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牽頭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領導小組,整合醫療衛生行業執法力量,集中開展相關執法監督。
建立健全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機制,落實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將醫療衛生行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落實醫療衛生行業“黑紅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對失信、守信行為的記錄、公示以及失信行為預警。推進信用信息的廣泛應用,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實施全過程全要素監管,深化醫藥衛生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向社會公布。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以及醫療技術、藥品、醫療器械等準入和行政許可流程,全面推行醫療機構、醫師和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
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監管,2019年,具備條件的醫療高風險、醫療技術要求高的專業均成立省級質量控制中心。2020年,各市區成立相應的質量控制中心。加強對醫療機構采購、配送和使用藥品、耗材、醫療器械等醫療產品的監管。完善臨床用藥超常預警制度和對輔助用藥、高值醫用耗材等的跟蹤監控制度。重點監管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破除以藥養醫機制,落實藥品、耗材采購制度和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將醫保監管從醫療機構延伸到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加強醫保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監督制度建設,全面推開醫療保險智能監控,加大對騙取套取醫保資金行為懲處力度。(記者 李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