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姣姣
俗語說,“冬令一進補,春天可打虎”,隨著近來天氣轉冷,我國多地中醫診療機構開出了“膏方”。冬季正是體質狀態不佳的人們服用膏方進行調整的好時機。
何為膏方
“常說的膏方指中醫養生膏方,它是膏劑中的一種,是根據不同體質進行調理或治療的口服膏劑。”陜西省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路波表示,膏方是由多味中藥組成,經過浸泡、煎煮、沉淀、濃縮、收膏、分裝、存放等工序后,制成的半流體狀中藥制劑,無需煎煮、服用方便。
據介紹,膏方的組成按照藥物的性質可分為三類,即飲片、膠類及糖類。飲片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中藥,一般需要辨證施治,根據個人情況而不同;膠類一方面供制作過程中收膏用,另一方面具有滋補作用,如阿膠養血止血、滋陰潤肺,鹿角膠可溫腎助陽、生精補髓、活血散結等;糖類主要為了改善口感,還可以補中緩急,而對于糖尿病患者,可使用木糖醇或元貞糖。
膏方適用人群廣泛
路波表示,膏方適用于虛弱的人,如體質虛弱或因產后、外科手術以及大病恢復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同時,膏方適用于老年人氣血衰退,精力不足,臟腑功能低下者,還適用于中年人,由于精力透支出現頭暈目眩、腰疼腿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減退等,以及青少年易反復感冒的免疫力低下,久咳不愈,厭食、貧血者。
“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兩大特點,對于體質較弱的人群,可用膏方冬令滋補;而對于慢性損耗性疾病患者或大病后,身體虛弱者四季均可采用膏方調治。”路波說,根據虛弱情況,在滋陰補陽、補益臟腑的同時,配合理氣、和血、調中、化濁、通腑、安神、固澀、通絡等藥物一起使用,達到慢病緩圖、逐步康復的治療目的。
陜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馬戰平表示,“膏方也可糾正亞健康狀態,適合因生活不規律,體力、精力透支,出現頭暈腰酸、疲倦乏力、睡眠欠佳、頭發早白等處于亞健康狀態者。”
馬戰平說,“膏方進補的最佳季節是冬季,且北方高寒地帶人群最適宜。但進補需辯證施膏、因人而異,不能盲目使用。”
膏方進補一人一方
“制定膏方最好由了解服方者體質類型或疾病性質的、并且有長期辨證施治經驗的中醫師遣方用藥。”路波強調,因膏方服用時間長,用藥量大、種類較多,醫生必須深思熟慮,力求平穩,遵循辨證施治法度,具備理、法、方、藥之程序,不能小有偏差。
馬戰平建議,新近患病者,如患有感冒、咳嗽、咳痰,則應先將感冒咳嗽治愈,方能進補。否則,不但補藥吃進去難受,反而使感冒咳嗽粘膩難愈。同時,感染性、傳染性疾病不建議服用膏方。
如何服方?路波提示,服方時要溫服。他說,“許多人將開封后正在服用的膏方放在冰箱中,用時取出立即含服,這種用體溫暖涼藥的做法容易損傷胃陽。膏方本身質地滋膩加之寒涼則更易損傷胃陽,引發附后食欲減退、胃脘不舒、腹痛甚至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正確的服法是將開封后正在服用的膏方放在室溫條件下;如室溫低于20攝氏度,可用溫水調服。”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