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楚翌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教育系統實施“奮進之筆”的進取之年。
精耕“育人田”,答好“關切題”,找準寫好育人“奮進之筆”的精準路徑,一直以來,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上,探索前行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近年來,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以黨建引領發展路,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辦學思路,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宗旨,堅持開放辦學、融合發展的探索方向,不斷強化高技能高水平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秉持德育為先,創新育人體系,主動“打開圍墻”“搭建橋梁”,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金字塔”,把更多的社會優質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不斷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校企攜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辦學模式,始終致力于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學有所專”,如今正朝著打造“產教一體,寓學于工”軌道交通優質校目標昂首闊步邁進。
找準方向 明確定位 夯實軟硬件建設辦學基礎
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成立于2007年,是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直屬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職業培訓資質,以培養軌道交通專業技能人才為己任的全日制技工教育院校,現有在校生8000余人。
學校位于環境優雅、交通便利的西安魚化工業園區,占地186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按照行政辦公區、教學實驗區、生活保障區、公寓宿舍區、運動活動區“五區規劃”建設,具有教學、實驗、實訓、學生學習生活等完善硬件設施,辦學條件優渥。
其中,校舍建筑面積7.7萬余平方米,教學實驗區總面積3.5萬余平方米,有3棟教學樓、2棟多功能教學樓,以及包括階梯教室在內的四種類型教室和公共服務設施;公寓區總面積4.1萬平方米,有5棟學生公寓,公寓每個樓層均配有自動飲水機、自動洗衣機,每間宿舍內含單獨衛生間、洗漱設施及學習生活所用桌柜,可滿足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所需;行政區面積1280平方米,有一棟行政辦公樓,擁有1700多臺計算機的電子閱覽室百兆光纜接連到位;生活服務保障區總面積9200平方米,有食堂、浴室、超市、銀聯自動取款機、通信設施等多種服務設施,運動區有1個足球場、6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3個羽毛球場、30張乒乓球桌和一個400米標準跑道。
學校機構設置齊全,師資力量完備,實訓條件優越。多年辦學之路,學校始終順應國家鐵路改革發展人才需求趨勢,以“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為己任,對接市場需求,明確辦學定位,科學設置專業,找準發展方向,深耕細作“產教融合”,攜手深化“校企協作”,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根本,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鐵路發展事業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和技術骨干,贏得了家長的贊譽和良好的社會口碑。
在專業開設方面,學校設有市場需求度較高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電力機車運用與檢修、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交通客運服務、航空服務、電子商務等專業,面向社會招生。
在師資配置方面,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84人,兼職教師17人。其中專科51人,本科91人,研究生6人,博士5人,專職教師均持有教師資格證、技術等級證及學歷證,“雙師型”師資力量配置結構合理,重點突出“教學+實訓”人才培養模式。
在實訓設施方面,學校建有現代化軌道交通實訓基地,包括軌道交通實訓中心、城軌交通信號道岔實訓中心、電子電工實訓中心、工業自動化實訓中心、計算機網絡實訓中心、形體訓練中心、多媒體中心等。較為完備的設施設備,為精準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提供了硬件保障。
在機構設置方面,學校設有校辦、學生處、團委、教務處、保衛處、招生辦、就業辦、總務處、財務室等內部組織機構,暢通的運行管理機制,為開展日常教學教研及實訓活動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化鑄魂 匠心育人 以德為先打造育人體系
“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國家重要基礎設施,軌道交通在建設交通強國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校長吳國飛介紹說,近年來,隨著我國軌道交通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人才需求量巨大。
如何對接“高鐵時代”,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吸引和培育符合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順勢而為,確立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明確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辦高水平應用型專業技校的發展道路。
怎樣才能在整個育人環節實現“影響人、培養人、塑造人”,使學生真正成為符合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多年來,學校積極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加強黨建引領學校育人工作,創新載體深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探索一體化德育體系,著力構建“軟、硬、虛、實”育人環境,以制度規范、思想引領、活動感染、環境熏陶、創新提升的思路,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著力培養遵公德、有理想、敢擔當、有技能的時代新人。
學校堅持用先進文化厚植育人沃土,積極倡導書香文化沁潤心靈。特別是隨著時代發展進步,電子產品深度融入年輕人生活圈,學校因勢利導,變“堵”為“輸”,抓住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契機,引進2700余冊的電子圖書,通過定期舉辦讀書月活動,設立獎項吸引、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塑形”,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學校對每位新生都格外重視,每年8月,無論是組織新生軍訓還是舉辦開學典禮、迎新生晚會,學校都會將德育工作融入其中,如開學典禮納入表彰優秀學生環節。通過這樣點點滴滴“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用正能量激勵學生奮發有為。
以文育人,以化融合。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在注重對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始終把德育美育放在育人體系建設重要位置。學校不光開設有基礎課、基礎專業課等,還特別開設了德育課、體育課和公關禮儀課。多年來,學校堅持組織學生開展籃球賽、拔河比賽、“文明風采”競賽、專業技能競賽、“禮儀大賽”、電工電子競賽、計算機操作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文體和競賽活動,以及赴武功敬老院開展志愿者感恩活動等,寓教于“化”,不僅培植學生文體特長,還達到了陶冶其情操、提升其綜合能力的目的。
對家庭困難學生,學校始終以“家”的溫暖,給予關心、關懷與關愛。在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有專人負責貧困生的補助金工作,多年來這項工作檔案完備,申領、發放程序規范,為學生安心學習解決了后顧之憂。
在“以文育人、以化融合”的同時,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積極倡導弘揚“工匠精神”,特別是在校企協同育人實踐中,學校注重將企業的“工匠文化”與校園文化相融合,將企業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過程,將職業標準融入專業教育和就業教育中,加強德育課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具有時代特點的先進發展理念與敬業執著、吃苦耐勞、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相結合,構建有利于工匠人才成長的校園文化,激勵學生立志做一名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產教融合 校企攜手 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當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為新時期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也是進一步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此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開展校企合作,是踐行深度產教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密切聯系、無縫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要求。堅守產教融合根本,深耕校企合作沃土,近年來,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邊實踐邊探索,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
“近年來,我們從校企融合辦學入手,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一方面是融合企業資源與學校資源,改革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另一方面是把目標崗位需求與企業資源和學校軟硬件設施等條件結合起來,達到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吳國飛表示。
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與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簽約,就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范例。
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實訓基地配備有與專業設置相適應,具有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的教學設備和仿真模擬裝置,能滿足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技師作業項目實施要求,如在鐵路專業方面擁有9臺電子電工實訓臺、15臺RB-203考核臺、14臺BR-207儀表臺、12臺BR-208維修臺、1臺2口進站閘機、1臺2口出站閘機、30張高鐵實訓廂硬座等,在航空專業擁有一套航空模擬實訓倉等,這些硬件設施在培養學生實用能力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部位于東莞的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各種連接器、連接線、聲學產品及電子消費品系統組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3C、汽車、醫療和航空等領域,是行業龍頭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下轄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8日,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與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書,雙方合作開展SMT硬件工程師專業共建項目。該項目由企業方負責在學校建立實訓基地,將企業方的資源、實訓、就業服務等人才培養體系引入學校,合作內容包括專業建設、師資派遣、師資培訓、教學實施、課程實訓、企業文化培養、項目實訓及就業推薦服務等,每學期企業都會定期安排工作人員進校宣講企業文化,開展就業指導培訓。企業方還投資設立了每學期獎學金,鼓勵學校優秀學生畢業后到企業就業。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可以達到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人才培養與就業緊密結合的目標,實現知識、能力、職業素養有機統一。
在吳國飛看來,這種有機統一體現在“三個對接”上:專業設置立足企業,面向前景廣闊的產業,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課程內容精心安排,與職業標準、職業去向掛鉤,把職業標準作為課程設置的標準;教學過程與企業的生產乃至銷售過程對接,真實還原了企業或崗位運作環境過程,大力提升了應用型課堂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了一體化教學,打通了“教學”與“就業”的端口對接渠道。
奮進新時代,揚帆正當時。如今,闊步走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上的西安藍天科技技工學校,通過“菜單式”教學、“訂單式”培養,正厚植于三秦沃土深耕細作育英才,奮筆書寫產教融合育人新時代答卷!
《各界導報》2019年01月29日 第4243期 第12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