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西安市未央區樊寨村村民代表、區肢殘人協會主席董曉鵬,兩歲時因發高燒患上小兒麻痹癥,終身雙腿殘疾。2010年,董曉鵬花費5萬元創建了“西安市未央區朋心陽光家園”。...
西安心羽愛心家園創始人常向陽熱心公益事業30余年,積極傳播醫療知識、籌集救助善款,熱情幫助西北地區的膽道閉鎖患兒,為他們爭取重生的希望。...
家住西安市高新區龐光村穆家堡的穆俊波,面對身患疾病的愛妻,20多年來不離不棄,用耐心和堅守兌現著對婚姻的承諾,用無微不至的照顧履行著丈夫的職責。20多年來,穆俊波用平凡人的故事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譜寫了人間最美的贊歌。...
8月7日,省慈善協會召開五屆七次常務理事會議,審議通過了《陜西省慈善協會五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工作匯報》和《2020年1-6月份財務收支及年度財務收支預測報告》。...
2008年11月換屆產生的漢中市漢臺區第二屆慈善協會,如今已走過了十二年的光輝歷程。十二年間,漢臺區慈善協會堅持以“脫貧濟困”為大局,以“善助和諧”為主題,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
7月29日,陜西鴻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省慈善協會設立1億元的“鴻瑞慈善公益基金”簽約儀式舉行。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出席簽約儀式。...
“一個人就像一粒落入湖水中的石子,雖然一粒石子改變不了整個湖面,但它泛起的漣漪所產生的力量會影響更多的人。公益路上有酸甜苦辣,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評價,就是想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7月31日,面對記者的采訪,正在西安市未央路消防救援站慰問消防官兵的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邱華直言道。...
今年66歲的西安市臨潼區北田街道馬陵村村民楊佩俠,20歲那年,剛訂完婚不久,準婆婆就突發心臟病離世,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一個女兒。面對家庭突變,楊佩俠沒有辦一場像樣的婚禮就算出嫁了,從此撐起了這個家,精心贍養公公、撫養弟弟妹妹。...
7月29日,在榆林市“99公益日”扶貧眾籌動員培訓會前,省慈善協會前往榆陽區慈善協會調研并召開座談會,檢查了社會扶貧網建設情況,了解了慈善項目實施情況。...
省人大代表、陜西豐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凱華,長期投身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積極幫助困難群眾、災區人民、貧困學生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更是以多種方式開展物資捐助,傳遞愛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人大代表、企業家的政治責任和使命。因貢獻突出,張凱華被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西安好人”榮譽稱號。...
她是無數患者眼中的“光明使者”,她是義務普及健康知識的“愛心天使”,她更是同事和朋友眼中的“最美奮斗者”,她就是西安市第一醫院眼科醫院總護士長兼病區護士長晁媛媛。...
西安市雁塔區環境衛生管理站廚師張花,自2019年底以來,一直負責著30名基層環衛工作者的每日兩餐。疫情期間,雁塔區環衛站全員上崗,張花的愛人腎功能衰竭,且視力低下,需要照料,家中還有七旬老人,雙目失明,無法獨立生活,家中這些困難張花只字未提,舍小家顧大家,用最樸實無華的行為詮釋了共克時艱的抗疫精神。...
7月24日,省慈善協會、西安市慈善會聯合舉行2020年“99公益日”扶貧眾籌動員部署培訓會。省慈善協會副會長趙浩義、西安市慈善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衛冬梅出席。...
7月26日,由西安市軍隊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中心、省慈善協會慈善先鋒志愿者服務隊發起的首個“軍民共建點”在西安藍天小區設立。省慈善協會副會長孫忠信出席啟動儀式。...
地處秦嶺南麓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的佛坪縣,只有3.5萬人,是陜西最小的一個縣,也是“秦嶺四寶”的故鄉。佛坪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至2017年,全縣共有1329戶貧困人口、35個貧困村達到脫貧退出標準,繼而成為陜西56個貧困縣中第一個脫貧摘帽縣。在此期間,佛坪縣慈善協會主動作為,盡銳出擊,充分發揮慈善組織作用,為佛坪全縣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
7月12日,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愿者團隊趕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山區學校開展慈善公益助學活動。...
2020年,周至縣慈善會以“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為宗旨,圍繞幫老、助殘、建橋、助學等工作目標,積極開展以扶貧濟困為重點的各項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僅上半年爭取并落實到位資金147.35萬元,為和諧周至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生活在西安,西安就是我的家,國家遇到困難,人人有責,幫助國家渡過難關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西安市灞橋區紡正街一家蘭州拉面館的撒拉族大叔馬光英,面對記者的采訪開門見山。...
7月16日,記者從省慈善協會了解到,近日在云端召開的2020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上,省慈善協會“生態共建·閃光機構”和“活力推薦·籌款·公募機構”項目獲推薦。...
7月10日,地處秦嶺南麓深處的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熊貓村”之稱的大古坪村,在蒙蒙的細雨中迎來了省慈善協會慈善先鋒志愿者服務隊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