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李煥龍
2022年秋季開學后,旬陽市仙河鎮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的小朋友,使用著圖像清晰、音質純凈的新電腦和在外打工的父母進行“親情聊天”,大家紛紛稱贊托管中心終于“鳥槍換炮”了,而托管中心創辦人吳莉卻說:“這都要感謝咱們安康女婿于登玉的愛心奉獻啊!”
在安康市慈善協會,只要一提起上海曼登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愛心企業家于登玉,大家伙兒就會講出他許多的慈行善舉故事。

于登玉看望慰問小河鎮留守兒童
關愛留守兒童
旬陽市是隸屬于安康市的縣級市,境內山大溝深,農業條件落后,在外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多。于登玉與妻子王莉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到旬陽市深入調研,定下了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中心的幫扶計劃。2021年春節前夕,于登玉帶領愛心人士來到旬陽市神河鎮小天使留守兒童之家,捐款6.88萬元,用于改造留守兒童之家基礎設施。今年3月以來,他又多次來到旬陽市小河、神河、仙河等地,開展為留守兒童送設備、送書包、送節日禮品等獻愛心活動。
旬陽市小河鎮晨光留守兒童關護中心自2014年創辦以來,被安康市慈善協會樹立為社會托管典范。去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護中心運營艱難,設施提升改造經濟壓力極大。于登玉夫婦到關護中心考察后,當場通過手機發動公司員工、愛心企業捐款5萬元,并為關護中心捐贈了1965冊圖書、100床棉被和一批童鞋。
今年“六一”前夕,關護中心計劃改造地面、更新設備缺少資金,于登玉夫婦決定再次資助5萬元。5月31日,他們把愛心人士捐助的資金親自送到小河鎮晨光留守兒童關護中心。安康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袁粒熱情贊揚了上海慈善人士、安康在滬愛心人士的大愛情懷,并叮囑關護中心要用好善款、建好家園,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服務。

于登玉夫婦看望慰問謝光財一家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于登玉發動上海愛心人士捐款41965元,支持嵐皋縣抗擊疫情;7月,于登玉冒著酷暑高溫,來到嵐皋縣民主鎮考察旅游開發、中藥材種植、林特產品生產等項目,就經濟技術合作、特困群眾幫扶達成幫扶意向。
5月25日,于登玉、王莉夫婦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參加了安康市慈善協會在嵐皋縣官元鎮團興村舉行的“情系團興 鄉村振興基金”啟動儀式。“在此前的考察交流中,于登玉認為團興村雖然當前條件受限,但發展前景廣闊,只要有愛心相助,定能加快發展步伐。”安康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袁粒介紹道。
在于登玉善舉推動下,安康市慈善協會通過與包聯該村的市商務局溝通,決定設立“情系團興 鄉村振興基金”。活動現場,上海曼登實業公司、陜南農產品批發市場、漢城國際商業街、安康悠源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愛心企業,現場為基金捐款19.33萬元。
幫扶特困家庭
家住漢濱區江北辦中渡村的謝光財,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攀上一個上海親戚,而且一攀就是八年。
2014年冬,租住在公路橋下一間車庫里的謝光財一家,因袁粒和愛心人士的發現被媒體曝光。謝光財因工傷導致高位截肢,只能將身體捆綁在板凳上做些補鞋、補鍋之類的手工活,妻子汪艷梅也因工傷高位截癱,家中還有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家三口在政府扶持和鄰里關照下艱難度日。一些愛心人士登門看望后,主動為謝光財一家送來糧油和衣物等日用品,分擔了孩子的上學費用,還幫助他們租住了新房。
于登玉聽聞消息后,馬上趕到謝光財家,為他們送上了拜年的慰問品,并鄭重承諾“你每年的房租費用我全都包了”。從此,每年春節回安康過年到謝光財家拜年慰問,成了于登玉夫婦的固定節目。出于尊重和禮貌,承諾捐贈的房租費用,于登玉總是親自送到謝光財手中。
自2018年起,于登玉又主動承擔起謝光財兒子每年的學費。
去年5月12日,于登玉又在漢濱區江北辦長征村二組認了第二門親戚。
67歲的周啟均因患腦出血后遺癥,無法從事體力勞動。他的兒子又突發心肌梗死不幸離世,留下媳婦和兩個孩子。突然的變故,使這個本來就困難的家庭更加艱難。于登玉聽聞周啟均的遭遇后,在上海發起募捐,兩天時間便有84位愛心人士捐款13150元。他親自將這筆善款送到周啟均手中,并鼓勵他們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并幫助他們制定了生產計劃。
今年暑期,于登玉通過在漢濱區多個鎮辦考察交流,再次向多個特殊家庭伸出愛心援手。每當人們夸贊這個“上海親戚”時,于登玉總是操著一口滬式普通話說,“我不僅要愛我的愛人和她的娘家,更要熱愛她的家鄉,作為安康女婿我愿為安康的發展奉獻愛心。”
《各界導報》2022年09月27日 第5279期 第03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