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璐 首席記者 唐冰)12月3日,省慈善協會志愿者分會(總隊)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安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鄧理、陳再生,省政協原副主席陸棟出席,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出席并講話。

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向新聘的慈善形象大使任小蕾、劉茹頒發聘書 實習記者 張璐 攝
會議認為,省慈善協會志愿者分會(總隊)第一屆理事會成立五年來,緊緊圍繞省慈善協會工作大局,積極探索適合我省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助老、助困、助學、助醫、助殘”等各類慈善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全省慈善志愿服務團隊已發展到7997支,慈善志愿者61.3萬余人,5206名慈善志愿者被省慈善協會評為1—5星級志愿者,72名慈善志愿者被評為金銀星志愿者,邱華、閆蘇越等14名慈善志愿者被評為“三秦善星”。他們為廣大受助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去了慈善組織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溫暖,尤其是打造的“三大節日”“一元關愛”“愛心歌曲大家唱”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抗洪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充分彰顯了慈善志愿者的大愛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助力扶貧濟困、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會議審議通過了《省慈善協會志愿者分會(總隊)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陳華洲當選省慈善協會志愿者分會(總隊)第二屆理事會會長(總隊長),陳國慶、朱建宏、王軍利、趙淑湖、邱華、閆蘇越當選副會長(副總隊長);吳前進為新聘的慈善形象大使任小蕾、劉茹、周軒頒發了聘書。
吳前進代表省慈善協會向志愿者分會(總隊)新一屆理事會表示祝賀,并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參與志愿服務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表示感謝。他希望新一屆理事會帶領大家繼往開來做好新時期慈善志愿服務工作。
吳前進指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要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制定新對策,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開辟志愿服務新途徑;要讓志愿服務活動落實到基層社區、服務到每戶困難群眾,圍繞弱勢群體和需要幫助的人開展志愿服務;要按照就近、就地原則,服務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彰顯志愿服務社會價值。
吳前進指出,開展好志愿服務,要著力抓好五個方面:一是圍繞“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做好志愿服務工作。各級慈善組織要以“慈善幸福家園”為依托組建志愿者隊伍,建立、完善志愿服務管理機制,創新志愿服務項目,策劃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村社建立志愿服務團隊與困難群體結對幫扶,實現活動常態化,助力幸福家園發展壯大。二是圍繞“大病救助”項目發揮志愿服務作用。去年以來,省慈善協會采取多種方式努力提升大病救助省內病例比例,省衛健委與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支持省慈善協會“陜西困難家庭大病慈善救助”項目的通知》。省慈善協會與省中醫研究院、西北婦女兒童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等簽署了合作協議,創造了慈善組織進入公立醫院的先例,打開了慈善大病救助工作的新局面。該項目契合了國務院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精神,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下一步要深入基層抓好督促協調和工作指導,逐級做好與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的對接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示范醫院、典型病例。希望各志愿服務團隊積極投身到這項拯救生命的高尚事業中來,協助各級慈善組織將慈善大病救助由點到面逐步推開,把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三是圍繞“三大節日救助”創新志愿服務模式。“三大節日救助”是省慈善協會傳統品牌項目。要在繼續做好常規服務的同時,將慰問救助由單純的物資幫扶向物質慰問與精神慰藉相結合轉變、由大型聚集向小型分散慰問活動轉變,志愿者團隊要在其中發揮更大作用。四是大災大難面前彰顯慈善志愿服務力量。在抗疫斗爭和今年特大洪澇災害中,廣大志愿者積極捐款捐物,踴躍奔赴抗疫抗災一線開展志愿服務,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成為應對重大災難、保障民生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各級志愿服務團隊要一如既往積極行動、聚集力量,參與到慈善救助行列中來,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的優勢。五是弘揚慈善文化,樹立慈善典型。要把慈善宣傳和慈善文化傳播作為慈善事業的動力源,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傳播慈善文化。要充分發揮慈善志愿服務隊伍中文化人才和專業人士的作用,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慈善文化,宣傳慈行善舉,增強群眾慈善意識。要挖掘真正擁有大愛情懷、獻身慈善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慈善人,樹立慈善典型,進行深度宣傳報道,營造人人向上、人人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吳前進要求,切實加強慈善志愿服務組織建設,要把“有情懷、有能力、有資源、有影響”的“四有”人才吸引到志愿者隊伍中來,按照創建“一流隊伍、一流活動、一流業績”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建立一套組織體系,完善規章制度,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規范管理,規范活動,確保志愿活動和志愿組織的公信力。省慈善協會要加強對基層志愿服務組織的指導、培訓,提供交流平臺。省慈善協會將繼續支持省直“微星基金”項目。各市、縣慈善協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分類施策,有條件的地方要借鑒省上“微星基金”的形式,為志愿服務活動提供經費支持,嚴格按照“微星基金管理辦法”規范使用;暫時不具備條件的,要盡可能為志愿服務提供適當的支持,緩解經費不足等困難,保障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希望廣大慈善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投身到新時代慈善公益各項事業和建設中去,以實際行動弘揚志愿精神、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譜寫陜西慈善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 楊晨雨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