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彥伶 通訊員 張蕾
2019年安康市慈善協會計劃在全市修建慈安便民橋180座,實際完成建橋201座,共投入資金1662萬元,其中自籌資金762萬元。慈安便民橋建設作為安康市慈善協會的品牌項目,效益明顯,深入人心。
十年修橋超2000座
安康屬國家秦巴連片特困地區,境內山巒疊嶂、河溝縱橫,給山區群眾出行、就醫、上學、農用物資及農副產品運輸等帶來了諸多不便。安康市慈善協會成立10年來,對慈安便民橋建設常抓不懈,截至2018年底,累計建橋超2000座,百萬群眾受益。2019年4月18日,安康市慈善協會召開“安康市慈安便民橋建設座談會”,總結全市慈安便民橋建設工作,展望未來慈安便民橋建設藍圖,呼吁各界共同為實現下一個2000座建橋目標而努力。
同年4月26日,安康市出臺政策大力支持慈安便民橋建設工作。鎮坪縣曙坪鎮馬鎮村五組急需修建便民橋,5萬元的投入遠不能滿足建橋預算,馬鎮村又非常貧困。通過利好政策,鎮政府及村民自行集資13488元,總投資63488元,當年即建成慈安便民橋,為馬鎮村村民出行耕作和土雞養殖場、養豬場連通了道路,為今后村民脫貧致富打下了基礎。
真抓實干修好便民橋
2019年5月8日,石泉縣慈善協會堅持“兩個聯合六個統一”工作模式,聯合召開慈安便民橋建設工作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議,聯合縣發改局、縣扶貧局、縣財政局等下發慈安便民橋建設文件,制訂出今后十年修建慈安便民橋160座的計劃。為保證建橋質量,做到六個統一,慈安便民橋資金與扶貧資金統一捆綁使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組織評審,統一組織招標建設,統一檢查驗收,統一制作慈安便民橋碑。2019年,石泉縣在全縣10個鎮16個村修建慈安便民橋18座,總投入260萬元,為1173戶、3422名群眾生產生活及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同年8月,旬陽縣慈善協會召開了慈安便民橋建設工作座談會,形成“為民解憂修好橋”共識。旬陽縣將慈安便民橋建設列入縣對鎮考核,對于建橋資金缺口,采取“五個一點”的辦法解決,即:每座橋慈善獎補5萬元,縣老促會補助5萬元,受益群眾集一點,聯村單位或企業幫一點,當地愛心人士捐一點。2019年,旬陽縣慈善協會建橋27座,總投資695.4萬元,其中受益村組自籌資金425.4萬元,財政補助資金270萬元,3470戶群眾實現“橋成路通”,其中貧困戶1360戶,共11236人受益。
漢濱區慈善協會于2019年11月8日成立后,立即組織召開了由區交通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和全區26個鎮(辦)交通辦主任參加的慈安便民橋建設工作專題會。截至目前,漢濱區2019年所有慈安橋主體工程均已全部竣工,25座橋分布于全區14個鎮(辦)、25個行政村(社區),有效解決了全區320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18戶)、10786人(其中學生657人)出行難問題。
白河縣遭受水災后,慈安便民橋被列為災后恢復重建項目,不僅加大了投入,而且保證了質量和進度,2019年共修建慈安便民橋15座,總投資125.7萬元,受益群眾達1608人。
2019年,漢陰縣進一步整合項目,科學選址,在全縣7個鎮、19個村共建慈安便民橋19座,橋型美觀實用,檔案資料規范,為1400余戶、5000多名群眾生產生活及產業發展提供了方便。
托起群眾脫貧致富夢
檢查途中,不時能看到橫跨在河溝之上、星羅棋布的新橋。橋不僅是山民生活生產往來通行的工具,也成為山區百姓一條條致富路。
平利縣長安鎮位居秦頭楚尾,西距平利縣城8公里,東與湖北省竹溪縣毗鄰,屬典型的城鄉接合部和省際邊關鎮,全鎮下轄15村5500戶2.1萬人。鎮內長安河、連仙河、石牛河三條河流隔斷了村民的交通,成為群眾生產生活以及脫貧增收致富的障礙。2019年,平利縣慈善協會在長安河上建起了3座慈安便民橋。這些橋一邊連接著鎮上群眾集中居住的區域,另一邊連著一條長11.3公里的產業路,產業路兩旁分布著茶葉、絞股藍、魔芋產業種植園以及農田。過去沒有橋,群眾生產需要赤腳過河或者繞道,如遇暴雨漲水則無法通行,十分不便。慈安便民橋建好后,群眾幾分鐘便可到達園區、田地,大大方便了群眾參與生產。這3座橋的建成,使長安鎮棗園村、千佛洞村等地村民生活生產互聯互通,有1000多名群眾從中受益。
截至2019年底,平利縣慈善協會已在長安鎮3條河上建起了大大小小近10座慈安便民橋。這些橋的建成方便了村民生活生產,也帶動了長安鎮茶葉、絞股藍、魔芋等產業發展。2016年以來,長安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相繼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鎮、中國美麗田園、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和國家特色小鎮。截至目前,全鎮共有1767戶4689人實現脫貧。
《各界導報》2020年04月21日 第4599期第4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