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梁璠 日報記者 王昕)為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陜西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情況,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于2月10日-12日對全省330家企業開展網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短期內影響較大,企業主要面臨市場需求下降、資金周轉困難、員工復工率低等問題,企業普遍預計一季度訂單、營業收入、產能將出現下滑。但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相關保障政策,企業對未來三個月信心較強。
疫情對企業短期影響較大
在調查的330家企業中,大型企業72家,中型企業126家,小微型企業132家,涉及行業門類16個。
訂單、營收普遍下滑,生活服務類行業受影響更大。市場需求同比減少。僅3.6%的企業認為疫情對企業訂單“沒有影響或有所提升”;27.3%的企業預計一季度訂單量同比下降幅度在二成以內;33.0%的企業預計訂單量同比下降二成至五成;23.4%的企業預計一季度訂單量同比下降五成至八成;有12.7%的企業認為訂單量將同比下降八成以上,企業訂單急劇減少。
超九成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有所下滑。僅3.6%的企業認為疫情對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沒有影響或有所提升”;25.4%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在二成以內;34.6%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二成至五成;25.8%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五成至八成;有10.6%的企業認為營業收入將同比下降八成以上,對企業效益造成毀滅性打擊。
生活服務類行業受影響尤為突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批發和零售業等5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受疫情影響較重,有近半數或半數以上企業認為一季度營業收入將下降五成以上,在問卷調研中選擇“營業收入下降50-80%”和“營業收入下降80%以上”這兩個選項。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中有52.6%的企業表示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八成以上,受疫情沖擊最大。
(小標)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為市場需求下降、資金周轉困難、員工復工率低
疫情期間,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前三位為市場需求下降、資金周轉困難、員工復工率低。61.1%的企業面臨市場需求下降;54.0%的企業資金周轉困難;42.3%的企業員工復工率低。36.4%的企業人力成本升高;34.0%的企業原材料采購困難;28.1%的企業原材料成本升高;16.4%的企業租金支付壓力大。此外,在51家有出口業務的企業中,31.2%的企業出口訂單受阻面臨違約,物流停運、運輸不通暢也增加企業的經營難度。
企業積極調整應對疫情 多數企業對未來三個月信心較強
面對疫情,企業積極調整應對。調查顯示:68.5%的受訪企業采取改變辦公方式,譬如居家辦公、網絡辦公等;26.7%的企業采取改變經營策略或者經營方向;22.7%的企業采取暫緩或者減少發放職工薪酬;7%的企業調整產品售價。
穩定崗位政策呼聲最高。企業需求方面,63%的企業需要相關穩定職工崗位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給予補貼;52.4%的企業需要延期申報納稅;49.3%的企業需要減免或者延期繳納水、電、氣費;41.2%的企業需要延期繳納社保;35.8%的企業需要下調貸款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3%的企業需要減免房租。
近六成企業希望延期納稅,民營企業意愿強烈。調查顯示,57.9%的受訪企業有延期納稅的需求。分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有73.7%的企業希望延期繳納稅費;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認同率為66.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認同率為65.2%;建筑業、制造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認同率分別為64%、63.9%、62.5%、61.1%。在有延期繳納稅費的191家調查樣本中,國有企業占比為35.1%,民營企業占比64.9%。
盡管疫情對企業短期影響較大,但大部分企業對未來三個月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信心較強。69.3%的企業有信心在未來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生產經營;27.3%的企業表示形勢復雜,不能確定;3.3%的企業對未來三個月預期謹慎,認為沒有信心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